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选修部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31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选修部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31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0分钟

试卷介绍

选修部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31

试卷预览

  • 1公元前338年,秦惠王听信谗言下令逮捕商鞅。商鞅在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无处可去的商鞅最后被逮捕处死。这个故事说明秦国

    A.变法深得人心

    B.法治代替人治

    C.变法违背民意

    D.变法最终失败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这主要是因为

    A.允许工商者入仕为官

    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北魏孝文帝改革制定官吏俸禄制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减轻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B.增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C.有利于吏治的进一步好转

    D.为豪强地主割据一方提供了物质基础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据吐鲁番、敦煌出土文书,武周时出现了“括户逃使”和“括户采访使”等新职衔,其职责是调查登记逃离本土的农户情况。这说明下列哪些制度已受到破坏 ①均田制 ②租庸调制 ③两税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北魏建立和进取中原的过程中,为促进本民族的封建化和向农业定居过渡,对内采取的措施有①解散部落,实行编户②计口授田,劝课农桑③仿汉制设官④迁都洛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小张在图书馆翻阅有关孝文帝改革的古籍时,看到一句话:“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小张觉得这应该是改革前的北魏社会状况。请问,孝文帝改革中改变了这一状况的措施有①均田制②三长制③整顿吏治④改穿汉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7“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8孝文帝改革前夕,北魏面临的社会形势主要有①实行宗主督护制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人 ②赋税征收严重不均,农民负担重③民族矛盾日渐突出  ④冯太后崇尚“汉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北魏孝文帝之所以能够发动一场自上而下的改变北魏社会的改革运动,原因不包括

    A.北魏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

    B.孝文帝对汉族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

    C.冯太后支持并辅佐进行改革

    D.北魏统治者内部大都支持改革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0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最大影响是  

    A.减轻农民的负担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过程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巩固北魏的统治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1/8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