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招考类 > 教师招聘考试 > 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公共基础)-通用版 > (教育心理学)学习与学习心理—知识的学习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教育心理学)学习与学习心理—知识的学习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2
  • 作答时间:0分钟

试卷介绍

(教育心理学)学习与学习心理—知识的学习

试卷预览

  • 51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2最为便利和经济的直观教学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课件直观

    D.言语直观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3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直观类型是( )。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抽象直观

    D.言语直观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4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声音要洪亮,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对比律

    D.活动律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5教师在讲课时要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其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6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板书时,尽量采用白色粉笔,并将关键部分圈出或用其他颜色标识。这种做法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7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可以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其中,( )是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A.强度律

    B.组合律

    C.差异律

    D.活动律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8教师在板书时,章与章、节与节之间要留空;讲课时语言流畅,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语速,对不同的内容加以分析、综合,使学生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这样做依据的是感知规律的( )。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9古代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是( )。

    A.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来巩固知识

    B.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来巩固知识

    C.运用感知觉的对比来巩固知识

    D.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0讲解果实概念时,既列举可食用的果实,也列举不可食用的果实,以便突出果实都具有种子的本质特征。这种知识概括方式是( )。

    A.正例与反例

    B.概括

    C.变式

    D.直观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6/10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