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2013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0-07-14发布者:郝悦皓大小:52.50 KB 下载:0

2013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l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莎士比亚戏剧,提及西方文学史上的吝啬鬼形象,下列不属于的是( )。 A.阿巴贡 B.夏洛克 C.葛朗台 D.乞乞科夫 2.教师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一一描写四季景物的诗句,依春夏秋冬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③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④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③① 3.学习《爱莲说》,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其他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诗文,以下不符合要求的 是( )。 A.《登飞来峰》》 B.《陋室铭》》 C.《石灰吟》》 D.《竹石》 4.教师以“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一句中的“星”“电”为例,引导 学生了解词类活用现象,下列加点词用法与其相同的是( )。 A.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C.那些东邻西舍听得哭声,都来观看 D.凭着一张借书证,他蚕食鲸吞了一座图书馆 5.学习《星星变奏曲》,为了让学生理解“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自丁香朦 朦胧胧”的修辞手法,补充其他句子加以说明,下列不合适的是()。 A.一曲听罢,他的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用他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D.山色逐渐变得柔美,山形变得柔和,有一伸手就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6.教师讲解“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中“可怜”的词义,另举一例加以说明,下 列合适的是()。 A.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B.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 C.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7.说明文写作指导课上,教师讲解三种说明顺序,下列不适合作为说明顺序的是()。 A.时间变化 B.情景发展 C.空间转换 D.逻辑关系 8.某教材《地下森林断想》一课有一幅插图,这属于教科书的()。 A.助读系统 B.知识系统 C.练习系统 D.选文系统 9.某教材《威尼斯商人》一课有这样的练习题:一、仔细阅读课文,把握全篇的剧情,展 开想象,补充一些细节,把本文改写成一则故事。二、鲍西娅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 ?又是 怎样解决这场冲突的,试分析她的性格特点对上述练习题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 A.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B.关注对语言的品味与探究 C.有根据地进行想象性的写作 D.促进写作与阅读的有机结合 10.《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 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下列对“学会倾 听”理解正确的是()。 A.恰当运用语音、语体和态势语 B.能够对提出的话语及时作出应答 C.能够感知不同个体发出的声音 D.耐心专注。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 11.阅读下列作文题目,按要求答题。 题目一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选择,送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晚上看什么电视节目?去什么餐馆用餐? 这些问题常常让我们琢磨不定,不知所措,更不用说那些刚到这里的新移民和留学生了。 请从上述事例或生活中任选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向不熟悉本土 文化的外来人解释该如何选择。 题目二 郭沫若曾评价张衡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课外搜集资料,以“我看张衡”为题目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 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一有明确的写作目的,题目二有具体的阅读对象 B.题目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题目二引导学生运用资料 C.题目一侧重训练写作能力,题目二侧重训练口头表达能力 D.题目一重在考查说明的能力,题目二重在考查叙事的能力 12.阅读《窗》的教学实录,按要求答题。 师:学完了泰格特的《窗》,老师现在给大家留一份作业自助餐,你可以选做其中的一项。 1.用文中的五个成语编写一段话。 2.以“人性的弱点”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3.参考《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项链》,就课文结尾的特点,写一则 300 字左 右的读书笔记。 下面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三项作业都旨在促进读与写的结合 B.三项作业指向对课文主旨的深入理解 C.强调对课文写作特点的借鉴 D.三项作业的难度比较接近 13.阅读《生命的意义》课堂导人,按要求答题。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交流一下,在我小的时候,老师通过连环画结识了一位英雄,保 尔•柯察金,后来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这位钢铁汉子又走进了我心里,影响了我的柯察金,后来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这位钢铁汉子又走进了我心里,影响了我的 人生。几年前,我有机会去俄罗斯,特地去拜谒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墓地(老师使用屏幕显 示照片)。这部小说在“感动共和国五十本书”的评选中名列第一。 下列选项对上述导人分析不正确的是()。 A.教师的经历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 B.教师的铺垫营造了学习课文的情境 C.教师的照片反映_『学生的生活经验 D.教师的讲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4.阅读下列教学论文,按要求答题。 诗歌鉴赏方法指导,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九个字:一是“懂事儿”,就是对文本“写什么”的归 纳概括。二是“知趣儿”,就是对文本“怎么写”的剖析。三是“品味儿”.就是对“为什么这样 写”的分析。通常语文课较少关注这样的问题,通常只是简单介绍作者的风格,我则是通过 适当拓展阅读面,分析同一作者不同作品来归纳其写作风格。 下面选项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诵读是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占代诗歌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B.用专门化术语解读诗歌,可有效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 C.比较阅读是分析“为什么这样写”和感受作品风格的策略 D.文中概括的三个层次是教学的层次.也是阅读古代诗歌的层次 15.阅读《行路难》的课例评析,回答问题。 本课是《行路难》设计的朗读课型.目标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层层朗读推进对文本的理解, 但朗读在课堂中体现得不到位。首先,从形式上讲,这节课采用了自由读、范读、个人展 示读、师生配合读几种形式,但教学设计中的分角色读、轮读在课堂上未体现。其次,从 时间上说,学生自由读 2 分钟,范读 1 分钟 l)秒,展示读 1 分钟,齐读 2 分 30 秒,配合读 31 秒合计 7 分 ll 秒,对一节朗读课讲,在 45 分钟的课上占的比例太小。再次,从参与人数 来说,除了两个自由读,三个齐读,70 名学生只有 6 名学生朗读,课堂参与度不够。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教师的预设和课堂生成是一致的 B.教学内容设计有效达成_『敦学目标 C.多样的朗读形式意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D.有限的课堂时问不利于朗读的充分展开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l6 题 20 分,第 17 题 5 分,第 18 题 15 分。共 40 分) 阅读下面的作文教学实录(片段)完成第 16 题。 案例: 师:“还有点时间我们再来讲个故事。这个故事是我国台湾地区出版的一本书中的。”教师 在桌子上放了一个瓶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瓶口放进瓶子里的鹅卵石 当教师放完石块后问道:“你们说这个瓶子是不是满的?” “没有,这念故事我们早就听过了。”所有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真的吗?”教师笑着问。然后从桌子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瓶口倒下去,摇一摇, 再加一些,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瓶子现在是不是满的?” 学生回答道:“没满,还能装沙子。” “很好!”教师说完后,又从桌子底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瓶子里。倒完后,又问学生 : “现在你们告诉我,这个瓶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 “没有满!”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说。 “好极了!”教师说完后,又从桌子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 石、沙子填满了的瓶子里。当这些事做完后,教师笑着问班上的同学:“你们从这件事上受 到什么启发?” 生:“我懂得了艺无止境。” 生:“任何事物都有发展的可能。” 生:“从利用空间得到启发去利用时间。” 生:“虽然同等的空间有的可以放置最重要的东西有的却不一定,放东西的先后是有讲究的。 假若先放的是水和沙子,鹅卵石和碎石子就放不进去了。” 师:“说得很好,这先放与后放给了你什么启迪呢?” 生:“生活中有些重要的东西是要先解决的。” 师:“这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先要放在瓶子里,我们可以把这个瓶子当成我们的生活, 这让你对以后的生活有什么感想,课下想一下,写一篇作文。” 问题: 16.请对教师引导学生打开作文思路的过程与特点作简要分析。(20 分)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第 17、18 题。 走夜路的滋味 ① 从前,放学早,天还亮着,我就到家了,所以从没体会过走夜路的滋味,直到那一天… … ② 那是初二下学期的一个星期三,一向微机测试满分的我尽然失误了,无奈必须晚上放学 练一套题才能回家。 ③ 在我为微机题焦头烂额、神情恍惚之际,终于做完了。我忙不迭背上书包,步履蹒跚地 走出教室,抬头一看已是满天星辰,我心里暗暗叫苦。 ④ 就这样我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走夜路,本来想坐车回家,可太晚了早已没有公交车。 我只好慢慢度着步子向家走去。 ⑤ 马路上很安静,只有昏暗的路灯明明灭灭,偶尔一辆汽车经过,声音竞那样刺耳。我突 然觉得饿,肚子饿的有点发疼,可四处一片寂廖,哪有人为你提供暂时的方便。 ⑥ 我就低着头往前一步一步地走,走了一会看见了我家屋子里的灯光,顿时觉得很兴奋, 很温暖,我朝着我家跑去,推开门妈妈过来迎接我,一切是那么的正常和熟悉。 问题: 17.第④⑤段中,各有一处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从第③段找出一处病句并改正。(5 分) 18.请结合具体实际和材料分析这篇习作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15 分)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l9 题 20 分。第 20 题 20 分。第 21 题 25 分,共 65 分) 阅读材料,完成第 l9---21 题。 晏子使楚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人也, 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日:“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 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一、课后练习 1.针对楚国君臣的戏弄侮辱,晏子是怎么回击对方的? 2.晏子的回答,可谓巧妙得体,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的特点。 3.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实词。 (1)晏子将使楚使: (2)楚王闻之,谓左右日谓: 二、单元导语 本文展示了晏子的一身正气和过人智慧,体现了晏子这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机智灵活 的论辩、反击技巧,和他处处以国家尊严为重的凛然气节。 三、学生情况 八年级,48 人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 五、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问题: 19.将课文第二段翻译成现代汉语。(20 分) 20.根据上述材料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相关要求,确定本篇课文的教 学目标,并说明依据。(20 分) 21.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本篇课文的教学过程,简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25 分)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在西方文学史上,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解析】在西方文学史上,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在西方文学史上,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 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巴贡,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小说《欧电妮•柯察金,后来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这位钢铁汉子又走进了我心里,影响了我的葛朗台》中 的葛朗台,以及俄国作家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堪称为欧洲文学中不朽的 四大吝啬鬼典型。这四个人物都以吝啬而著称,并将吝啬贪婪发挥到了极致。而乞乞科夫 是《死魂灵》中贯穿全书的人物,他是一个农奴主兼资产阶级商人的典型形象,并不是吝 啬鬼。 2.C【解析】在西方文学史上,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解析】在西方文学史上,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从“莲花”“荷叶”可以看出描写的是夏 日的景象,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②“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 婿觅封侯”,“杨柳色”正是春天来临的象征,此句描写为春天的景物,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 的《闺怨》。③“银烛秋光冷画屏,清罗小扇扑流萤”,句中已明显写出了“秋光”,因此这一 句是描写秋之景色,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④“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 枝”,“六出”为雪花的别称,从“青竹变琼枝”也可以看出冬季的雪花已落满枝头,出自唐代 诗人高骈的《对雪》。因此,按照春夏秋冬的时序,诗句排列为②①③④。 3.A【解析】在西方文学史上,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解析】在西方文学史上,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托物言志是通过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B 项,《陋 室铭》》为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作者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现了作 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C 项,《石灰吟》》为明代政治家于 谦的诗作,作者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D 项, 《竹石》为清代文学家郑燮的诗作,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这也 是作者人格的象征。以上三首诗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即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 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A 项,《登飞来峰》》的作者为北宋诗人王安石,这首诗重 点写出了作者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 4.D【解析】在西方文学史上,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解析】在西方文学史上,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一句出自《三国志•柯察金,后来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这位钢铁汉子又走进了我心里,影响了我的吴志•柯察金,后来阅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这位钢铁汉子又走进了我心里,影响了我的 陆抗传》,其中的“星”“电”为名词作状语,表示“像流星一样”“像闪电一样”。A 项,“桂棹兮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4 页,此文档共8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