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教师资格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0-07-15发布者:郝悦皓大小:344.00 KB 下载:0

2017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8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师告诉学生,古代文人墨客寄情山水,通过作品表现豁达的心境,建议学生搜集这类 作品阅读。下列不适合的是()。 A.柳宗元《小石潭记》 B.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C.欧阳修《醉翁亭记》 D.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2.在古代诗歌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含有“菊花”意象的诗句,下列适合的是()。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C.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D.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后,准备向学生推荐一部科幻小说,下面作 品适合的是()。 A.刘慈欣《三体》 B.叶圣陶《稻草人》 C.大仲马《三个火枪手》 D.丹尼尔·笛福《鲁滨孙漂流记》 4.教学《茶馆》,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剧本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下列例子合适的是()。 A.只有这么办,国家才能富强!好啦,我该走啦! B.我不但收回房子,而且把乡下的地,城里的买卖也都卖了! C.老大爷。您外边蹓蹓吧!后院里,人家正在说和事呢,没人买您的东西! D.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 茶去! 5.教师指导学生品味《湖心亭看雪》“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分析句中数量词的“对比”的表达效果,请学生再补充一例加深体会, 下列合适的是()。 A.一曲新词酒一杯 B.一片孤城万仞山 C.两个黄鹂鸣翠柳 D.夜来城外一尺雪 6.教师安排学生分组梳理表达交流中的尊称与谦称,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敬辞类:家父、高邻谦辞类:拙作、贤弟 B.敬辞类:愚见、久仰谦辞类:垂问、见教 C.敬辞类:惠存、斧正谦辞类:高见、寒舍 D.敬辞类:奉送、令尊谦辞类:敝人、舍弟 7.学习鲁彦的《听潮》,教师讲解“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 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中画线句的修辞手法,并补充其 他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适合的是()。 A.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 璞《紫藤萝瀑布》) B.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 (曹文轩《孤独之旅》) C.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 里酝酿(朱自清《春》) D.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发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月色便朦胧在 这水气里(鲁迅《社戏》) 8.某教师自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语文课程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 一观点感受颇深,下列感受不恰当的是()。 A.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B.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C.要注重学生对语文材料解读的模式化 D.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9.某教师要求学生将作业收集、整理到成长记录袋中,下列对该评价方式的理解,正确的 是()。 A.成长记录袋更加强调呈现学生的学习结果 B.成长记录袋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的定量评价 C.使用成长记录袋可方便教师对学生的监控 D.使用成长记录袋可以改善评价单一的问题 10.某教材《木兰诗》一课中配有四幅插图,下列对编者意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帮助学生借助插图梳理叙事顺序 B.帮助学生借助插图再现重点场景 C.诗与画对照,有助于体会乐府诗的特点 D.诗与画相映成趣.有助于激发阅读兴趣 11.阅读《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下面来检查昨天学的几个字。我听说班里好多同学字写得很好。我想请 4 位同学上来 默写。 (请 4 人到黑板前,每人默写一个字:帽、瞎、抛、韭) 师:我很欣赏这个字(给“瞎”字加了一个圈儿),“抛”字写得更好,“韭”也不错(边说边画圈儿), “帽”字写错了吧? 生:错了。 师:好,请你来重写一个。(学生板书) 师:字写得真好啊。大家注意“帽”(师板书)上面部分再宽一点,里面的两横谁都不靠。知道 这个字念什么吗? 生:日(yuē))。 师:不是“日”,也不是“日”,因为这两横是不靠的。这个字念同(mào)),“同”字是象形字(画 帽子);后来加个“目”,因为帽子戴在眼睛上面,成了会意字;后来为什么加“巾字旁’,呢?古人 扎头巾,最早“帽”专指头上的头巾,再后来一演变,所有的帽子都用这个字来表示了。这 个字有意思吧?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故事。不仅“帽”字这样写,还有我们学过的课文《少年 王冕》的“冕”字,上面写成“同”,“冕”就是帽子的意思,“卫冕冠军”,也是这个“冕”。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考证字源渗透了汉字的文化意蕴 B.检查学生默写意在强调汉字的综合运用 C.大量讲解构字法知识符合识字教学建议 D.讲解“帽”字时举出的例子不够恰当 12.阅读《土地的誓言》教学叙事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教学的第五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感受。学生发言非常踊跃,从 父辈到自己,从抗战到现实,角度多样,情感真挚。学生发出了共同的心声:牢记国耻, 发奋图强,为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而努力学习。第六个环节为课堂小结,全班齐唱国歌, 表达爱国情感。雄壮高昂的国歌在教室中回荡,学生们高亢的歌声,激动的面庞,展示着 他们振奋的内心。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第五个环节渗透了阅读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B.第六个环节营造的情境增强了学生情感的共鸣 C.两个环节表明教师善于引导学生钻研课文内容 D.两个环节说明教师具备运用教学资源的能力 13.阅读《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实录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师:以前碧波荡漾的罗布泊现在没有一只鸟,没有一条溪,成了荒凉的痛苦的罗布泊,成 了恐怖的罗布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师:这么多同学举手啊,请大家畅所欲言。 (师示意学生发言) 生:因为人们盲目用水。 生:因为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 师:(插话)“也”字很重要,它强调了一个因果关系。 生:因为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 盲”像个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核心句:“四盲”像个吸水鬼) 师:(指着板书上的“吸水鬼”)我们平常听到的都是“吸血鬼”。这里为什么不说“吸血鬼”而说 “吸水鬼”? 生:因为“四盲”指用水、截水、引水、抽水,都跟水有关,所以是吸水鬼。 师:好,“盲”是指盲目,那么“盲目”又是什么意思? 生:(众)“盲目”就是没有目的,不考虑后果,只注重眼前。 师:大家说得好,“盲目”与上文中的哪个词相照应? 生:(齐)“任意”。 师:文中又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这“巨大”到底有多大 ?书里告诉了我们,大家找一 找。 生:“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 130 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 138 处,建抽水泵站 400 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 1 万多立方米。”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分析重点词语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B.呈现出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 C.解读核心句有利于学生掌握文本理解的方法 D.最后一个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说明方法 14.阅读《口语交际训练的途径》教研论文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故事漂流是一项语文交流活动,具体做法有: (1)拟出故事开篇。由语文年级组编制一个故事的开头,也可以从最近故事报刊中选取一个 开头,或者从学生的作文中选出故事开头。如果是选用的故事,教师需集体加工修改,以 保证选用故事适合活动的需要。 (2)确定漂流顺序。开篇拟出后,语文教师还要集体讨论故事漂流的顺序,可按照班级序号 来进行。保证每个班级都轮到不同的次序。 (3)明确漂流步骤。第一个班在接到拟定的故事开篇后,可分组讨论,各组编出后续故事, 派代表进行讲述。接着全班讨论,根据故事的可信度、合理性,与故事开篇的吻合度,特 别是故事讲述者的口语表达能力,评出最佳漂流故事。最后,选出“最佳漂流故事”小组到 下一个班级讲述故事。 (4)汇编漂流故事。将各班编制的故事汇编成册,印发给学生。也可将每个班的故事录音剪 辑后,在校广播站播放,最后师生共同评出全年级最佳漂流故事。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活动阻碍学生听说能力的整体发展 B.该活动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C.该活动为学生创造了真实具体的交际语境 D.该活动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 15.阅读综合性学习“马的世界”活动方案的片段,按要求答题。 (1)伯乐相马:请每位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马”头饰,轮流上场陈述其造型特点及喜爱缘由。 (2)一马当先:学习小组汇报“汉语汉字中的马”专题研究成果,讲解“马”字历史演变过程及书 法艺术中“马”的多种书写形式,小组竞赛说说含“马”字的成语含义及情感色彩。 (3)龙马精神:学习小组展示“文学作品中的马”专题研究成果。 (4)马到成功:学习小组交流“历史传说中的马”专题研究成果;开展题为“伯乐和千里马谁更重 要”的小辩论。 (5)走马观花:学生介绍与马有关的艺术品和艺术家,欣赏雕塑和绘画中的马。 对上述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起始环节展示作品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B.整体活动设计未能体现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 C.专题研究中的历史传说没有脱离语文学习的范畴 D.多种活动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20 分,第 17 题 8 分,第 18 题 12 分,共 40 分) 案例: 阅读八年级课文《中国石拱桥》的两个教学环节,完成第 16 题。 环节一:启发思考 教师:展示赵州桥的图片(出示 PPT1),要求学生先不看课文,说清楚图上所示的大拱与四 个小拱的位置关系。 学生发言: “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 “大拱的两边的上面共有四个小拱。” “桥身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 “大拱的两端各有两个小拱。” “大拱的两端的上面各有两个小拱。” 根据学生所述.教师一一在黑板上描绘其形.可是没有一种能与 PPT1 图片相符合。 教师示意学生看书:“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继而师生一起讨论句中的“肩”与“各” 为什么用得准确…… 环节二:比较阅读 学生活动:精读有关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段落,找出能说明这两座桥具有中国石拱桥所有特 点的句子,并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 出示 PPT2。 教师提问: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要举两个例子而不 是一个呢?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归纳:赵州桥和卢沟桥有中国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赵州桥是“独拱”桥, 卢沟桥是“联拱”桥;文中介绍赵州桥侧重结构特点,卢沟桥侧重艺术和历史价值。这样说明 更加全面,说服力更强。 问题: 16.(1)评析“环节一”中 PPT1 展示赵州桥图片的作用。(10 分) (2)评析“环节二”中教师最后提出问题的目的。(10 分) 案例: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第 17-18 题。 心中有朵雨做的云 ①““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一朵雨做的云。云在风里伤透了心,不知要飘向哪儿去……”窗外, 天黑沉沉的,仿佛要下雨一般。此时,正值夏天,这阵雨正当使我愉悦舒畅。可是我有些 失落,因为心中的那朵云,早已下起雨来。 ② 我可爱的家乡在黄河的拐角处,虽然我平常见到过大海的汹涌澎湃,但还是被滚滚的黄 河深深折服。父亲工作的地方有一条河,很像黄河,那是我儿时的天堂,呼啸向前的浑水 四处迸溅的水花,岸边浓绿的菜地,茂密的果园,还有半坡上星星点点的人家…….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此文档共11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