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医学检验技术

2020年军队文职招聘医学检验技术资料整理: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20-03-19 20:41:32

1.概念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寿命缩短),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骨髓有6~8倍的红系造血代偿潜力。如红细胞破坏速率在骨髓的代偿范围内,则虽有溶血,但不出现贫血,称为溶血性疾患,或溶血性状态。正常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只有在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至15~20天时才会发生贫血。

2.病因和发病机制

①红细胞内在缺陷:包括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红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缺陷、获得性红细胞膜锚链膜蛋白异常),红细胞酶缺陷(如遗传性红细胞内酶缺乏),珠蛋白异常(如遗传性血红蛋白病)等。

②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包括免疫性因素、非免疫性因素。(1)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新生儿溶血、血型不合的输血、药物性溶贫等。(2)非免疫性因素:物理机械因素、化学因素、感染因素。

③溶血发生场所:红细胞破坏可发生于血循环中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分别称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内溶血临床表现常较为明显,并伴有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和含铁血黄素尿。血管外溶血主要发生于脾脏,临床表现一般较轻,不出现血红蛋白尿。在某些疾病情况下可发生原位溶血,如在巨幼细胞贫血及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MDS)等疾病时,骨髓内的幼红细胞在释放入外周血前已在骨髓内破坏,称为原位溶血或无效性红细胞生成,它亦属于血管外溶血,也可有黄疸。

3.症状

寒战、发热、黄疸、酱油色尿等。

4.实验诊断

①检查外周血红细胞形态是否有改变:可有点彩红细胞、H-J小体、卡波环、嗜多色性红细胞。溶血原因不同还会出现球形、口形、棘形、靶性、镰形等。

②红细胞破坏增加;检查是否存在血红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间接胆红素)、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尿检查可见血红蛋白尿、含铁血黄素尿、尿胆原排出增多,粪便检查有粪胆原排出增多。

③红系造血代偿性增生:检查是否存在网织红细胞增多,因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血象:外周血液中出现幼红细胞,主要为晚幼红。骨髓象:红系增生旺盛,幼红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粒红比值下降。

【例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红细胞过度破坏引起的贫血:

A.红细胞膜缺陷

B.红细胞酶缺陷

C.红细胞受铁补充不足所影响

D.珠蛋白肽链改变及分子结构变异

E.以上均是

【答案】C。解析:红细胞受铁补充不足所影响属于红细胞的造血原料的缺乏,属于缺铁性贫血,不属于溶血性贫血。

责编:刘曦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