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经济学

经济学知识:劳动力市场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20-04-09 17:06:41
在劳动力市场上有哪几种有代表性的歧视理论?
  (一)个人偏见歧视理论:这种理论是把歧视看成歧视者的一种偏好或“爱好”,它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作了一个类推。(1)雇主的个人偏见。根据该理论,雇主是有歧视偏好的,他为了达到与一部分人保持距离的目的而宁愿支付费用或放弃某种收入。(2)雇员的偏见。来自雇员的偏见是产生歧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除了有工作职位上的竞争因素之外,也可能具有要与有色人种在工作中发生接触的恐惧和厌恶。(3)消费者歧视。工资和职业歧视也可能由于消费者的缘故而产生的。
  (二)垄断歧视理论。(1)男性工资水平将高于不存在歧视情况下的一般工资水平。(2)女性劳动者工资水平比男性劳动者工人和没有歧视时的一般工资水平都低。(3)企业的利润在歧视情况下必然增加。(4)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若其他竞争对手实施歧视性用人政策而某些企业不这样做,将因其较高的相对人力成本而处于不利地位。(5)市场竞争将导致歧视减弱的说法理由不充分,有必要采取公共政策措施对付歧视现象。
  (三)就业隔离或排挤理论。性别把劳动力划分为非竞争性集团,形成和维持了某种性别垄断的职业或职位范围。所谓排挤理论是根据简单的供求概念,分析将妇女或黑人限制在十分有限的就业范围内的后果的理论。
  (四)双重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大部分妇女和农村转移进城的劳动力大都在初级劳动力市场上就业,进而导致了一种长期延续下来的对他们的歧视。这种歧视的态度会进一步导致妇女和农村进城的劳动力在初级劳动力市场上更加频繁地进出劳动力市场,加大工作经历的不稳定性。
  (五)统计性歧视理论。所谓统计性歧视,是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看作该群体中每一个个体所具有的特征,并利用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作为雇用标准而产生的歧视。
  (六)搜寻成本歧视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不是所有的雇主都具有歧视偏好或具有歧视行为。

责编:郝悦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