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中药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三章 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15 21:04:06

 第三章 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

一、最佳选择题 
1、最新版《中国药典》规定的“低温干燥"所用的温度一般是不超过 
A、60℃ 
B、65℃ 
C、45℃ 
D、50℃ 
E、55℃ 
2、以下哪些药材全年均可采收 
A、皮类植物药 
B、根类植物药 
C、矿物药 
D、花类动物药 
E、叶类动物药 
3、叶类药材采收时期通常是 
A、果实成熟期 
B、种子成熟期 
C、秋季至次年早春植株开始生长时期 
D、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时期 
E、花开放至凋谢时期 
4、玄参主产于 
A、西藏 
B、浙江 
C、甘肃 
D、青海 
E、贵州 
5、以下药材属于广药的是 
A、砂仁 
B、黄连 
C、天冬 
D、金鸡纳 
E、瓜蒌 
6、决定药材品质的内在因素是 
A、品种 
B、产地 
C、温度 
D、采收 
E、种质 
7、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在干燥前一般需 
A、发汗 
B、干燥 
C、蒸、煮、烫 
D、切片 
E、熏硫 
8、肉桂的采收季节为 
A、春末夏初采一次 
B、秋冬两季各一次 
C、春季和秋季各一次 
D、果实成熟时采一次 
E、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 
9、皮类药材的一般采收季节为 
A、秋、冬两季采收 
B、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 
C、春末夏初采收 
D、果实成熟时采收 
E、花完全盛开后采收 
10、植物药茎木类采收一般原则为 
A、春初发芽或刚露苗时 
B、秋冬两季,有效物质积累较多时 
C、春末夏初时 
D、花完全盛开后 
E、果实成熟时 
11、茵陈有()个采收期 
A、2 
B、1 
C、3 
D、4 
E、5 
12、关于动物类药的采收说法错误的是 
A、入药部分含虫卵的,应在虫卵孵化前采收 
B、桑螵蛸应在深秋至次年3月中旬前采收 
C、有翅昆虫,宜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 
D、两栖类、爬行类多数宜在夏秋两季捕捉 
E、麝香活体取香则多在8月份进行 
13、最常用的、最简便和经济的一种干燥方法是 
A、晒干 
B、阴干 
C、晾干 
D、烘干 
E、以上都不是 
14、烘干时的温度一般应该控制在 
A、40~60℃ 
B、50~60℃ 
C、30~60℃ 
D、70~80℃ 
E、70~90℃ 
二、配伍选择题 
1、A.开花前期
B.生长末期
C.花后期
D.花蕾期
E.开花盛期 
<1> 、甘草中甘草甜素含量最高的时期是 
A、 
B、 
C、 
D、 
E、 
<2> 、槐花中芦丁的含量最高的时期是 
A、 
B、 
C、 
D、 
E、 
<3> 、番红花的适宜采收期为 
A、 
B、 
C、 
D、 
E、 
2、A.浙贝母
B.甘松
C.伊贝母
D.黄芪
E.杜仲 
<1> 、在青藏高原地区习用的藏药是 
A、 
B、 
C、 
D、 
E、 
<2> 、可用环剥技术取材的药材是 
A、 
B、 
C、 
D、 
E、 
<3> 、在新疆维吾尔聚居地区维医常使用的维药是 
A、 
B、 
C、 
D、 
E、 
3、A.发汗
B.暴晒
C.熏硫
D.晒干或低温干燥.
E.置沸水中略煮或蒸 
<1> 、冬虫夏草采收加工须 
A、 
B、 
C、 
D、 
E、 
<2> 、茯苓采收加工须 
A、 
B、 
C、 
D、 
E、 
<3> 、五倍子采收加工须 
A、 
B、 
C、 
D、 
E、 
4、A.发汗
B.熏硫
C.煮至透心
D.暴晒
E.阴干 
<1> 、续断在产地加工时应 
A、 
B、 
C、 
D、 
E、 
<2> 、白芍在产地加工时应 
A、 
B、 
C、 
D、 
E、 
5、A.低温干燥
B.蒸透心,敞开低温干燥
C.发汗后再晒干或烘干
D.反复暴晒,堆放至七八成干,再干燥
E.阴干 
<1> 、玄参在采收加工时应 
A、 
B、 
C、 
D、 
E、 
<2> 、天麻在采收加工时应 
A、 
B、 
C、 
D、 
E、 
<3> 、麦冬在采收加工时应 
A、 
B、 
C、 
D、 
E、 
6、A.河北
B.河南
C.四川
D.福建
E.广东 
<1> 、地黄的主产地是 
A、 
B、 
C、 
D、 
E、 
<2> 、黄芩的主产地是 
A、 
B、 
C、 
D、 
E、 
<3> 、附子的主产地是 
A、 
B、 
C、 
D、 
E、 
<4> 、泽泻的主产地是 
A、 
B、 
C、 
D、 
E、 
7、A.甘肃
B.浙江
C.河南
D.吉林
E.云南 
<1> 、三七的主产地是 
A、 
B、 
C、 
D、 
E、 
<2> 、牛膝的主产地是 
A、 
B、 
C、 
D、 
E、 
<3> 、当归的主产地是 
A、 
B、 
C、 
D、 
E、 
8、A.切片
B.蒸、煮、烫
C.熏硫
D.发汗
E.干燥 
<1> 、为使药材色泽洁白,防止霉烂,常在干燥前后 
A、 
B、 
C、 
D、 
E、 
<2> 、较大的根及根茎,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为便于干燥通常干燥前要 
A、 
B、 
C、 
D、 
E、 
<3> 、为避免发霉、变色、虫蛀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药材贮藏前一般均需 
A、 
B、 
C、 
D、 
E、 
三、多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皮类在冬季 
B、全草类在茎叶茂盛时 
C、果实种子类在夏、秋季 
D、根及根茎类在夏、秋季 
E、叶类在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 
2、下列属于“怀药”的是 
A、山药 
B、菊花 
C、细辛 
D、地黄 
E、牛膝 
3、在采收加工时需要“发汗”的药材是 
A、厚朴 
B、杜仲 
C、续断 
D、青蒿 
E、茯苓 
4、主产于四川的中药材有 
A、黄连 
B、附子 
C、天麻 
D、牛膝 
E、甘草 
5、皮类药材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的原因 
A、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 
B、此时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 
C、此时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 
D、此时伤口不易愈合 
E、此时采收经济价值高 
6、以下药材属于浙药的是 
A、麦冬 
B、杭白芍 
C、白术 
D、白芷 
E、玄参 
7、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包括 
A、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B、按药典规定进行加工或修制 
C、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刺激性 
D、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 
E、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 
8、常用的产地加工方法有 
A、拣、洗,切片 
B、蒸、煮、烫 
C、熏硫 
D、发汗 
E、干燥 
9、产于四川、重庆的道地药材有 
A、大黄 
B、黄连 
C、附子 
D、川芎 
E、五味子 
10、以下花类药材,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有 
A、金银花 
B、辛夷 
C、丁香 
D、红花 
E、槐米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药材最适宜采收期的确定,以药材质量的最优化和产量的最大化为原则 
B、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基本一致时,共同的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C、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即为适宜采收期 
D、有效成分含量无显著变化,药材产量的高峰期应是其最适宜采收期 
E、含有毒成分的药材,应以药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集为宜 
12、药材在采收时应 
A、按需采药,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分期采集,合理轮采 
B、只用地上部分的要注意留根 
C、轮采、野生抚育和封育 
D、因地制宜地实行野生抚育、轮采、采育结合,封山育药,以利生物的繁衍 
E、中药材野生抚育将野生药材采集与家种药材栽培有机结合 
答案部分 
 
 
一、最佳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表示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55】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矿物药类全年均可采收,大多结合开矿采掘。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49】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叶类 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叶片繁茂、颜色青绿、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此时往往有效成分含量和产量均高。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46】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浙药 取义为“浙八味”等浙江省所产的道地药材,如: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麦冬、温郁金、莪术、栀子、乌梅、乌梢蛇、蜈蚣等。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44】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广药 主要指南岭以南,广东、广西和海南所产的道地药材。如:砂仁、广藿香、穿心莲、广金钱草、粉防已、槟榔、益智、肉桂、苏木、巴戟天、高良姜、八角茴香、胡椒、毕茇、胖大海、马钱子、罗汉果、陈皮、青蒿、石斛、钩藤、蛤蚧、金钱白花蛇、穿山甲、海龙、海马、地龙等。 
【该题针对“第三章 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22353】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种质(germplasm)是指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丰富的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总体。遗传物质是决定生物能否产生活性物质的前提,是决定药材品质的内在因素,种质的优劣对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 
【该题针对“种质,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22350】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蒸、煮、烫: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易干燥,同时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293】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肉桂的采收:当树龄10年以上,韧皮部已积成油层时可采剥,春秋季节均可剥皮,以秋季8-9月采剥的品质为优。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281】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植物药
  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
  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
  4.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5.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红花、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番红花等。
  6.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有的采收幼果。种子类药材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7.全草类: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香薷等。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278】 
 
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植物药
  1.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
  2.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
  3.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
  4.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5.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红花、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番红花等。
  6.果实种子类:一般果实多在自然成熟或近成熟时采收。有的采收幼果。种子类药材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7.全草类: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有的在开花时采收,如益母草、荆芥、香薷等。 
【该题针对“药材的采收,知识点测试-茎木类采收原则,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100】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收的药材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药材习称“花茵陈”。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53】 
 
1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麝香活体取香则多在10月份进行。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54】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晒干 是最常用的、最简便和经济的一种干燥方法。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57】 
 
1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一般温度控制在50~60℃为好,此温度能有效抑制酶的活性,防止酶对某些活性成分的分解,同时对多数药材的成分没有大的影响。而对于多汁的果实类药材可用70~90℃的温度迅速干燥。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60】 
 
二、配伍选择题 
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甘草在生长初期甘草甜素的含量为6.5%,开花前期为10.5%,开花盛期为4.5%,生长末期为3.5%。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69】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槐花在花蕾期芦丁的含量最高可达28%,如已开花,则芦丁含量急剧下降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70】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番红花在花盛开时采收。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71】 
 
2、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藏药 是指青藏高原所产的药材,也包括藏族聚居区藏医使用的药材。如:甘松、桃儿七、胡黄连、藏木香、藏菖蒲、藏茴香、雪莲花、余甘子、广枣、波棱瓜子、毛诃子、木棉花、翼首草、冬虫夏草、麝香、熊胆、硼砂等。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62】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杜仲、黄柏等可采用“环状剥皮技术”,与传统的砍树剥皮相比,既可缩短药材的生长周期,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64】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维药 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所产的道地药材,也包括维吾尔族聚居地区维医所使用的药物。如:雪莲花、伊贝母、阿魏、紫草、甘草、锁阳、肉苁蓉、孜然、罗布麻等。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67】 
 
3、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08】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09】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药材特殊的产地加工。
五倍子中有虫卵,必须用沸水烫死虫卵。茯苓要去掉内部水分不可用曝晒或烘烤的办法,因内外失水不均会引起爆裂,而且不能起到软化的作用,应利用其本身呼吸产生的热量,迫使内部水分均匀散发出来。冬虫夏草被挖起后,在虫体潮湿未干时,除去外层泥土和膜皮,晒干或用微火烤干即成商品。除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对有特殊采收加工方法的药材要特别记忆,包括其他类和动物类。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12】 
 
4、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696】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组题考查药材的产地加工。
玄参、厚朴、杜仲、续断、茯苓等需要发汗。白芍煮至透心。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699】 
 
5、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667】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669】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组题考查药材的产地加工。
玄参、厚朴、杜仲、续断、茯苓等需要发汗;天麻需要蒸透心,敞开低温干燥,以便杀酶保苷;麦冬需要反复暴晒,堆放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除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对有特殊加工方法的药材,如发汗、蒸、煮、烫、搓揉等必须重点记忆。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673】 
 
6、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652】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653】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655】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组题考查根类药材的产地。
地黄是四大怀药之一,为河南道地药材,故称“怀地黄”。黄芩主产于河北、辽宁、陕西等地。附子为四川道地药材。泽泻主产于福建,又称“建泽泻”。除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熟记中药道地药材及产地。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660】 
 
7、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639】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640】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组题考查根类道地药材的产地。
三七主产于云南,请记住“云南白药”的主药之一就有三七。牛膝是四大怀药之一,为河南道地药材。当归主产于甘肃。除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熟记中药道地药材及产地。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642】 
 
8、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熏硫:有些药材为使色泽洁白,防止霉烂,常在干燥前后用硫黄熏制。不提倡熏硫:影响药材的安全性,有些药材有效成分大为下降。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60】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有的趁鲜切成块、片,以利干燥。但对具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则不宜切成薄片干燥。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75】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干燥的目的是除去新鲜药材中大量水分,避免发霉、变色、虫蛀以及有效成分的分解和破坏,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76】 
 
三、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BE 
【答案解析】 皮类 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少数皮类药材在秋冬两季采收,如苦楝皮此时有效成分含量较高。
果实种子类 多在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少数采收幼果,如枳实、青皮等。种子类药材需在果实成熟时采收。
全草类 多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如穿心莲、淡竹叶等;有的在花盛开时采收,如青蒿、荆芥、香薷等。而茵陈有两个采收期,春季采收的药材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的药材习称“花茵陈”。
根及根茎类 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或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含有效成分和产量均比较高。有些药用植物枯萎期较早,如半夏、太子参、延胡索等,则应提前在其植株枯萎前采收。
叶类 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叶片繁茂、颜色青绿、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此时往往有效成分含量和产量均高。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73】 
 
2、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怀药 取义源自四大怀药,现引申为河南所产的道地药材。如: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天花粉、瓜蒌、白芷、辛夷、红花、金银花、山茱萸、全蝎等。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72】 
 
3、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需要产地发汗的药材。
玄参、厚朴、杜仲、续断、茯苓等需要发汗。本考点除以多项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对需要发汗的五种药材增强记忆。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21】 
 
4、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道地药材的产地。
主产于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等省。牛膝主产于河南。甘草主产于内蒙古。本考点除以多项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建议考生重点掌握著名产区的道地药材,如四大怀药、浙八味、川产道地药材、关药等等。 
【该题针对“知识点测试-四川的道地药材,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18】 
 
5、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皮类 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此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较易愈合。 
【该题针对“第三章 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22355】 
 
6、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浙药 取义为“浙八味”等浙江省所产的道地药材,如: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菊花、麦冬、温郁金、莪术、栀子、乌梅、乌梢蛇、蜈蚣等。 
【该题针对“第三章 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22354】 
 
7、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药材产地加工的目的是: 
1.除去杂质及非药用部位,保证药材的纯净度。
2.按药典规定进行加工或修制,使药材尽快灭活,干燥,保证药材质量。对需要鲜用的药材进行保鲜处理,防止霉烂、变质。
3.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或刺激性,保证用药安全。有的药材毒性很大,通过浸、漂、蒸、煮等加工方法可以降低毒性,如附子等。有的药材表面有大量的毛状物,如不清除,服用时可能刺激口腔和咽喉黏膜,引起发炎或咳嗽,如狗脊、枇把叶等。
4.有利于药材商品规格标准化。通过加工分等,对药材制定等级规格标准,使商品规格标准化,有利于药材的国内外交流与贸易。
5.有利于包装、运输与贮藏。 
【该题针对“药材的产地加工,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22351】 
 
8、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常用的加工方法
  1.拣、洗:将采收的新鲜药材除去泥沙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但具芳香气味的药材一般不用水洗。
  2.切片:较大的根及根茎类、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有的趁鲜切成块、片,以利干燥。但对具挥发性成分和有效成分易氧化的则不宜切成薄片干燥。
  3.蒸、煮、烫: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用一般方法不易干燥,须先经蒸、煮或烫的处理,则易干燥,同时使一些药材中的酶失去活力,不致分解药材的有效成分。
  4.熏硫:有些药材为使色泽洁白,防止霉烂,常在干燥前后用硫黄熏制。不提倡熏硫:影响药材的安全性,有些药材有效成分大为下降。
  5.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促使变色,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6.干燥:干燥的目的是除去新鲜药材中大量水分,保证药材质量,利于贮藏。凡烘干、晒干、阴干均可的,用“干燥”表示;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表示(一般不超过60℃);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表示;少数药材需短时间于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表示 
【该题针对“第三章 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567】 
 
9、
【正确答案】 BCD 
【答案解析】 川药主要起源于巴、蜀古国,现指产于四川、重庆的道地药材。如:川贝母、川芎、
黄连、附子、川乌、麦冬、丹参、干姜、郁金、姜黄、半夏、天麻、川牛膝、川楝子、川楝皮、花椒、黄柏、厚朴、金钱草、五倍子、冬虫夏草、银耳、麝香等。 
【该题针对“药材的产地,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558】 
 
10、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花类中药,在含苞待放时采收的如金银花、辛夷、丁香、槐米等;在花初开时采收的如红花、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的如菊花、番红花等。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552】 
 
11、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有效成分含量高峰期与产量高峰期不一致时,单位面积有效成分总含量最高时期即为适宜采收期。单位面积有效成分的总量=单位面积产量×有效成分的百分含量。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51】 
 
12、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为了保证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坚持:①按需采药:防止过量采挖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破坏,不少中药材,久贮易失效,应防止因积压造成的浪费。采收时采大留小,采密留稀,分期采集,合理轮采,只用地上部分的要注意留根,以利资源的再生。②轮采、野生抚育和封育:为保护中药的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在中药材资源的天然生长地,因地制宜地实行野生抚育、轮采、采育结合,封山育药,以利生物的繁衍,保持物种种源与资源更新,中药材野生抚育将野生药材采集与家种药材栽培有机结合。 
【该题针对“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56】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