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中药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第四章 中药的鉴定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15 21:06:08
第四章 中药的鉴定
一、最佳选择题 
1、中药检验的一般程序不包括 
A、检品受理与取样 
B、检验 
C、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书 
D、异议与仲裁 
E、检验申请 
2、观察荧光时,若无特别说明,通常是指紫外光波长为 
A、254nm 
B、265nm 
C、365nm 
D、2540nm 
E、3650nm 
3、下列哪种细胞后含物加浓硫酸不溶解 
A、草酸钙结晶 
B、碳酸钙结晶 
C、硅质 
D、菊糖 
E、钟乳体 
4、最适于分析含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组分的中药和中成药的方法是 
A、薄层色谱法 
B、蛋白质电泳法 
C、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D、气相色谱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5、解离组织制片的氢氧化钾法适用于观察 
A、薄壁组织占大部分,木化组织少或分散存在的样品 
B、质地坚硬的样品 
C、木化组织较多的样品 
D、木化组织群集成束的样品 
E、叶类药材 
6、显微鉴别时确认淀粉粒应加 
A、间苯三酚试液 
B、水合氯醛试液 
C、稀甘油 
D、盐酸 
E、碘试液 
7、可以用微量升华方法进行鉴别的中药材是 
A、大黄 
B、太子参 
C、附子 
D、地榆 
E、山药 
8、目前中药定性鉴别中使用最多的色谱法是 
A、纸色谱法 
B、薄层色谱法 
C、柱色谱法 
D、高效色谱法 
E、气相色谱法 
9、鉴别木质化细胞壁的试液是 
A、钌红试液 
B、氯化锌碘试液 
C、三氯化铁试液 
D、α-萘酚试液 
E、间苯三酚试液和盐酸 
10、用显微鉴别法鉴别黏液选用的试剂是 
A、碘试液 
B、苏丹Ⅲ试液 
C、钌红试液 
D、硝酸汞试液 
E、氯化锌碘试液 
11、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的鉴别方法是 
A、基源鉴定 
B、性状鉴定 
C、显微鉴定 
D、理化鉴定 
E、含量测定 
12、制作解离组织制片时,硝铬酸法适合于 
A、薄壁组织占大部分的样品 
B、木化组织少的样品 
C、木化组织分散的样品 
D、叶类、花类样品 
E、样品质地坚硬,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较大群束 
13、纤维素细胞壁的鉴别常用以下试剂 
A、间苯三酚-盐酸试液 
B、苏丹Ⅲ试液 
C、硫酸 
D、氯化锌碘试液 
E、醋酸 
14、以下哪项是检测富含油脂的药材是否变质常用的方法 
A、酸败度测定 
B、杂质检查 
C、色度检查 
D、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E、总灰分测定 
15、以下哪项是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所使用的酸 
A、稀磷酸 
B、稀醋酸 
C、稀硝酸 
D、稀盐酸 
E、稀硫酸 
16、最新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在随机抽查检验中,若待检的同批普通药材包件共1500件,从中抽取供检验用样品的件数是 
A、55件 
B、50件 
C、45件 
D、65件 
E、60件 
17、《中国药典》规定“称定”是指被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A、十万分之一 
B、万分之一 
C、千分之一 
D、百分之一 
E、十分之一 
18、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 
A、十分之一 
B、百分之一 
C、千分之一 
D、万分之一 
E、十万分之一 
19、下列哪项不属于药材的杂质 
A、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与规定不符 
B、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入药部位与规定不符 
C、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 
D、药材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 
E、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 
20、测定药材的酸不溶性灰分即总灰分中不能溶于 
A、10%盐酸的灰分 
B、15%盐酸的灰分 
C、20%盐酸的灰分 
D、25%盐酸的灰分 
E、30%盐酸的灰分 
21、下列哪种中药的挥发油测定适用于乙法 
A、当归 
B、白芷 
C、薄荷 
D、丁香 
E、辛夷 
22、《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测定重金属总量常用 
A、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显色反应比色法 
B、原子吸收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C、古蔡法 
D、离子色谱法 
E、气相色谱法 
23、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A、±l5% 
B、±l0% 
C、±5% 
D、±3% 
E、±l% 
24、在显微镜下测量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等的大小时使用的长度单位是 
A、cm 
B、mm 
C、μm 
D、nm 
E、A 
25、总灰分测定需要注意,在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 
A、500~700℃ 
B、400~600℃ 
C、500~600℃ 
D、600~800℃ 
E、600~700℃ 
26、甲苯法测定中药中水分适用于 
A、不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B、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C、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D、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E、任何所有药品 
27、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为 
A、0.3g 
B、0.30g 
C、0.3mg 
D、0.3mg以下 
E、0.2~0.3mg以下 
28、烘干法测定水分的干燥温度是 
A、60℃ 
B、95~100℃ 
C、100~105℃ 
D、105~110℃ 
E、110~120℃ 
29、烘干法测定水分适合于 
A、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材 
B、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C、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D、适合于各种药材 
E、适合于果实类药材 
30、中药鉴定取样中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E、6倍 
31、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A、0.06~0.14g 
B、0.01~0.1g 
C、0.05~0.15g 
D、0.1~0.15g 
E、0.05~0.1g 
32、甲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的挥发油 
A、1.0以上 
B、1.0以下 
C、2.0以上 
D、2.0以下 
E、1~1.5 
33、下列试剂可以作为封藏剂,使淀粉粒不膨胀变性便于观察的是 
A、蒸馏水 
B、甘油 
C、甘油醋酸试剂 
D、醋酸 
E、水合氯醛试剂 
34、目前中药含量测定使用最多的方法是 
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气相色谱法 
C、分光光度法 
D、原子发射光谱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配伍选择题 
1、A.高效液相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分光光度法
D.薄层一酶抑制法
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中药重金属检查常用 
A、 
B、 
C、 
D、 
E、 
<2> 、中药农药残留检查常用 
A、 
B、 
C、 
D、 
E、 
2、A.加苏丹Ⅲ试液显橘红色或红色
B.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C.加氯化锌碘显蓝色或紫色
D.加硫酸溶液会逐渐溶解,片刻后析出针状结晶
E.加稀盐酸后,溶解并产生气泡 
<1> 、钟乳体 
A、 
B、 
C、 
D、 
E、 
<2> 、角质化细胞壁 
A、 
B、 
C、 
D、 
E、 
<3> 、草酸钙结晶 
A、 
B、 
C、 
D、 
E、 
3、A.狮子头
B.蚯蚓头
C.油头
D.火炬头
E.云头 
<1> 、款冬花的外形如 
A、 
B、 
C、 
D、 
E、 
<2> 、防风根头部习称 
A、 
B、 
C、 
D、 
E、 
<3> 、党参根头部习称 
A、 
B、 
C、 
D、 
E、 
4、A.液相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古蔡氏法
D.薄层-酶抑制法
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中药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检查常用 
A、 
B、 
C、 
D、 
E、 
<2> 、中药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查常用 
A、 
B、 
C、 
D、 
E、 
<3> 、中药砷盐检查常用 
A、 
B、 
C、 
D、 
E、 
<4> 、中药重金属元素铅、镉、汞、铜的检查常用 
A、 
B、 
C、 
D、 
E、 
5、A.薄层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D.比色法
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对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在200~760nm处有最大吸收的中药,采用: 
A、 
B、 
C、 
D、 
E、 
<2> 、测量波长在400~760nm,采用 
A、 
B、 
C、 
D、 
E、 
<3> 、用于测定中药中重金属和微量元素最常用的方法 
A、 
B、 
C、 
D、 
E、 
6、A.木质化细胞壁
B.粘液
C.草酸钙结晶
D.碳酸钙结晶
E.硅质 
<1> 、加钌红试液显红色是检查 
A、 
B、 
C、 
D、 
E、 
<2> 、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是检查 
A、 
B、 
C、 
D、 
E、 
<3> 、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是检查 
A、 
B、 
C、 
D、 
E、 
<4> 、加硫酸不溶解是检查 
A、 
B、 
C、 
D、 
E、 
7、A.可用微量升华鉴定的药材
B.可用荧光分析鉴定的药材
C.可用膨胀度鉴别的药材
D.可用物理常数测定鉴别的药材
E.可用泡沫指数测定鉴别的药材 
<1> 、大黄 
A、 
B、 
C、 
D、 
E、 
<2> 、葶苈子 
A、 
B、 
C、 
D、 
E、 
<3> 、黄连 
A、 
B、 
C、 
D、 
E、 
8、A.加碘试液显蓝色
B.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C.加苏丹Ⅲ显红色
D.加10%α-萘酚乙醇试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
E.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1> 、黏液 
A、 
B、 
C、 
D、 
E、 
<2> 、淀粉粒 
A、 
B、 
C、 
D、 
E、 
<3> 、糊粉粒 
A、 
B、 
C、 
D、 
E、 
9、A.百万分之三十
B.百万分之三
C.百万分之十
D.百万分之二
E.百万分之五十 
<1> 、阿胶含重金属不得超过 
A、 
B、 
C、 
D、 
E、 
<2> 、石膏含砷不得超过 
A、 
B、 
C、 
D、 
E、 
<3> 、阿胶含砷盐不得超过 
A、 
B、 
C、 
D、 
E、 
10、A.烘干法
B.甲苯法
C.减压干燥法
D.甲法
E.乙法 
<1> 、当归、白芷的水分测定 
A、 
B、 
C、 
D、 
E、 
<2> 、肉桂、丁香的挥发油测定 
A、 
B、 
C、 
D、 
E、 
11、A.相对密度
B.折光率
C.熔点
D.沸点
E.旋光度 
<1>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薄荷油所测定的物理常数是 
A、 
B、 
C、 
D、 
E、 
<2>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冰片(合成龙脑)所测定的物理常数是 
A、 
B、 
C、 
D、 
E、 
<3>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肉桂油所测定的物理常数是 
A、 
B、 
C、 
D、 
E、 
<4>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蜂蜜所测定的物理常数是 
A、 
B、 
C、 
D、 
E、 
12、A.测定水分用烘干法
B.测定水分用甲苯法
C.测定水分用减压干燥法
D.测定挥发油用甲法
E.测定挥发油用乙法 
<1> 、挥发油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中药 
A、 
B、 
C、 
D、 
E、 
<2> 、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A、 
B、 
C、 
D、 
E、 
<3> 、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 
A、 
B、 
C、 
D、 
E、 
<4> 、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A、 
B、 
C、 
D、 
E、 
13、A.随机取样5件
B.按5%取样
C.超过部分按1%取样
D.逐件取样
E.3倍数 
<1> 、不足5件的药材或贵重药材 
A、 
B、 
C、 
D、 
E、 
<2> 、5~99件 
A、 
B、 
C、 
D、 
E、 
<3> 、100~1000件 
A、 
B、 
C、 
D、 
E、 
14、A.5
B.1
C.2
D.3
E.4 
<1>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时,供试品能通过()号筛 
A、 
B、 
C、 
D、 
E、 
<2> 、 
A、 
B、 
C、 
D、 
E、 
15、A.气相色谱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分光光度法
D.薄层色谱法
E.电泳色谱法 
<1> 、乌头类药材中的双脂型生物碱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A、 
B、 
C、 
D、 
E、 
<2> 、机氯类、有机磷类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规定的检测方法是 
A、 
B、 
C、 
D、 
E、 
16、A.200mg/kg
B.400mg/kg
C.300mg/kg
D.150mg/kg
E.100mg/kg 
<1> 、药材及饮片(矿物药除外)的二氧化硫的残留量不得过 
A、 
B、 
C、 
D、 
E、 
<2> 、山药、天麻、党参等10味中药规定其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 
A、 
B、 
C、 
D、 
E、 
三、多项选择题 
1、中药鉴定中对有害物质的检查包括 
A、有机农药 
B、有机杂质 
C、水分、灰分 
D、黄曲霉毒素 
E、重金属 
2、中药鉴定的法定依据有 
A、《中国药典》 
B、《部颁药品标准》 
C、企业药品标准 
D、《中药志》 
E、《中药大辞典》 
3、法定药品标准包括 
A、中国药典 
B、中药材部颁标准 
C、进口药材部颁标准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 
E、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4、中药材需测定的物理常数包括 
A、折光率 
B、沸点 
C、凝固点 
D、熔点 
E、相对密度 
5、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包括 
A、近缘中药品种的鉴定和整理研究 
B、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C、名贵药材与混伪品的鉴定 
D、药材道地性的鉴定 
E、中药野生品与栽培(养殖)品的鉴定 
6、中药鉴定一般常见的理化鉴别方法有 
A、化学定性分析 
B、微量升华 
C、荧光分析 
D、显微化学分析 
E、泡沫指数和溶血指数的测定 
7、中药粉末显微制片时常用的试剂有 
A、水 
B、稀甘油 
C、甘油醋酸 
D、碘 
E、水合氯醛 
8、中药饮片的规格有 
A、片 
B、段 
C、块 
D、丝 
E、粉末 
9、加苏丹Ⅲ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的有 
A、淀粉粒 
B、糊粉粒 
C、脂肪油 
D、挥发油 
E、树脂 
10、原植物鉴定的步骤包括 
A、观察植物形态 
B、核对文献 
C、核对标本 
D、确定植物产地 
E、确定入药部位 
11、通过测定膨胀度来鉴定中药材的有 
A、葶苈子 
B、决明子 
C、五倍子 
D、蛤蟆油 
E、蟾酥 
12、中药指纹图谱的分类中,按测定手段分为 
A、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 
B、中药材指纹图谱 
C、中药生物指纹图谱 
D、中药原料药(包括饮片、配方颗粒)指纹图谱 
E、中药制剂指纹图谱 
13、下列哪些是解离组织片的方法 
A、氢氧化钾法 
B、水合氯醛法 
C、氯酸钾法 
D、甘油醋酸法 
E、硝铬酸法 
14、中药材显微鉴定时常制作 
A、横切片 
B、纵切片 
C、表面制片 
D、解离组织片 
E、粉末制片 
15、中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主要 
A、来源鉴定法 
B、真伪鉴别法 
C、性状鉴定法 
D、显微鉴定法 
E、理化鉴定 
16、中药鉴定常用的方法有 
A、来源鉴定 
B、性状鉴定 
C、显微鉴定 
D、理化鉴定 
E、仪器鉴定 
17、检查中药的酸败程度,通常测定 
A、酸值 
B、羰基值 
C、氧化值 
D、过氧化值 
E、羧基值 
18、中药中的有害物质通常是指 
A、残留农药 
B、重金属 
C、砷盐 
D、杂质 
E、霉菌毒素 
19、《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DNA分子鉴定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哪些中药进行鉴定 
A、麝香 
B、蕲蛇 
C、蟾酥 
D、乌梢蛇 
E、金钱白花蛇 
2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对下列哪些药材规定了有害元素砷的限量检查 
A、甘草 
B、西洋参 
C、白芍 
D、金银花 
E、人参 
21、《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农药残留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有机氯农药 
B、有机磷农药 
C、黄曲霉毒素 
D、拟除虫菊酯类 
E、二氧化硫 
22、《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因为含有内源性有害物质马兜铃酸而被取消的中药材有 
A、广防己 
B、防己 
C、细辛 
D、关木通 
E、青木香 
23、《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可采用下列哪些方法检查药材中砷盐的含量 
A、总BHC法 
B、总DDT法 
C、Ag-DDC法 
D、PCNB法 
E、古蔡法 
24、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包括 
A、对照品 
B、对照药材 
C、内标物质 
D、标准品 
E、对照提取物 
25、《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了黄曲霉毒素检查的药材是 
A、桃仁 
B、陈皮 
C、酸枣仁 
D、胖大海 
E、僵蚕 
26、《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甘草和黄芪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检查包括的种类有 
A、六六六(总BHC) 
B、敌敌畏 
C、滴滴涕(总DDT) 
D、五氯硝基苯 
E、敌百虫 
27、《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必须检查农药残留量的中药材是 
A、大黄 
B、黄连 
C、甘草 
D、黄芪 
E、人参 
28、《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测定中药材水分的方法有 
A、烘干法 
B、甲苯法 
C、远红外干燥法 
D、减压干燥法 
E、气相色谱法 
29、中药的纯度检查包括 
A、杂质检查 
B、总灰分测定 
C、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D、浸出物测定 
E、膨胀度测定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药材和饮片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及拉丁名 
B、拉丁名排序为属名或属名+种加词在先,药用部位在后 
C、正文包括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及取样法 
D、附录包括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等 
E、重金属检查法,砷盐检查法,干燥失重测定法,水分测定法等属于附录的内容 
31、药材的大小可以用以下哪些计量单位表示 
A、m 
B、cm 
C、nm 
D、mm 
E、μm 
32、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色泽时,以后一种色调为主色,下列以黄色为主色的是 
A、棕黄色 
B、黄棕色 
C、黄褐色 
D、黄绿色 
E、橙黄色 
33、以下描述的属于中药材质地的是 
A、药材坚实,呈角质样 
B、药材具体有粉性 
C、苍术有“朱砂点” 
D、何首乌的云锦状花纹 
E、大黄的星点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药材为黄色 
B、秦皮水浸,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C、苏木投热水中,水显鲜艳的桃红色 
D、小通草遇水表面显蓝绿色荧光 
E、熊胆粉末投入清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而短时间内不扩散 
35、中药真实性鉴定方法主要有 
A、来源鉴定法 
B、性状鉴定法 
C、显微鉴定法 
D、物理鉴定法 
E、化学鉴定法 
答案部分 
 
 
一、最佳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依据、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10】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47】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45】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23】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17】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15】 
 
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材的理化鉴定方法。
大黄可用微量升华法,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加碱液显红色。除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可以用微量升华方法进行鉴别的中药材包括大黄、何首乌、沉香、牡丹皮、大青叶、薄荷、斑蝥,考生还需掌握这些药材升华反应的现象。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63】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理化鉴定中的色谱鉴定法。
薄层色谱因其快速、简便和灵敏,是目前中药鉴定中用于定性鉴别使用最多的色谱法之一。除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考生需掌握各种色谱法的特点和适用对象。如气相色谱法最适用于分析含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和中成药。高效液相色谱法为目前中药含量测定方法的首选和主流。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中药的鉴定,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62】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壁的性质鉴别。
木质化细胞壁用间苯三酚和盐酸,显红色或紫红色。除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考生需掌握细胞壁性质的显微理化鉴别方法,包括:木质化细胞壁、木栓化细胞壁、角质化细胞壁、纤维素细胞壁、硅质化细胞壁的显微显色所用的试剂和显现的颜色。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61】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内含物的理化鉴别。
黏液鉴别用钌红试液显红色。除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出现。对于细胞内含物,如淀粉粒、糊粉粒、挥发油、脂肪油、树脂、菊糖、黏液、草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和硅质体的理化显微鉴别方法均需要重点掌握。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60】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性状鉴定法就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的内容包括: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177】 
 
1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制作解离组织片时,解离液选择原则为:如样品中薄壁组织占大部分,木化组织少或分散存在,可用氢氧化钾法;如果样品坚硬,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较大群束,可用硝铬酸法或氯酸钾法。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173】 
 
1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细胞壁性质的鉴别:
  ①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显红色或紫红色。
  ②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加苏丹Ш显橘红色至红色。
  ③纤维素细胞壁:加氯化锌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④硅质化细胞壁:加硫酸无变化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118】 
 
1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油脂类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和饮片,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低分子醛类、酮类等分解产物,因而出现特异臭味,这种现象称酸败。酸败直接影响药材的感观性质和内在质量。酸败度测定对检测油脂类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是否泛油变质,对其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77】 
 
1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酸不溶性灰分是指总灰分中不溶于稀盐酸的灰分。有些中药的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草酸钙结晶如大黄,仅测定总灰分不能反映无机杂质存在的客观情况,若在总灰分中加入稀盐酸,使其中来源于中药本身的钙盐等溶解,而外来的泥土、沙石等主要是硅酸盐,因不溶于稀盐酸而作为酸不溶性灰分残留下来,故测定酸不溶性灰分能准确地反映其外来无机杂质的情况。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76】 
 
1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从同批药材和饮片包件中抽取供检验用样品的原则 总包件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5~99件,随机抽5件取样;100~1000件,按5%比例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比例取样;贵重药材和饮片,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1000×5%=50,超出1000的部分即500×1%=5,所以抽取供检验用样品的件数=55件。 
【该题针对“知识点测试-抽样原则,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75】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42】 
 
1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38】 
 
1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30】 
 
2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26】 
 
2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22】 
 
2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重金属总量用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显色反应比色法测定,砷盐的检测用古蔡氏法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两种方法。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21】 
 
2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20】 
 
2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显微测量的长度单位。
测量时以目镜测微尺测量目的物的小格数,乘以每小格代表长度(μm)即得。本考点多以最佳选择题出现。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59】 
 
2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药典附录部分的灰分测定法。测定用的供试品须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取供试品2~3g(如须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可取供试品3~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57】 
 
2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测定中药中水分的方法有4种:
  第一法(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取供试品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
  第二法(甲苯法) 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第三法(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第四法(气相色谱法)。 
【该题针对“水分测定法,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291】 
 
2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恒重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285】 
 
2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取供试品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162】 
 
2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测定中药中水分的方法有4种:
  第一法(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取供试品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
  第二法(甲苯法) 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第三法(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第四法(气相色谱法)。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158】 
 
3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留样保存。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中药的鉴定,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123】 
 
3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称取“2.00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65】 
 
3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乙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73】 
 
3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甘油醋酸试液 为常用封藏剂,使淀粉粒不膨胀变性,特别适宜淀粉粒的观察与显微测量。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80】 
 
3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中药含量测定使用最多的方法。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92】 
 
二、配伍选择题 
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80】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81】 
 
2、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42】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45】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47】 
 
3、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36】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37】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38】 
 
4、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75】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77】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78】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79】 
 
5、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760nm的可见光区。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88】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760nm的可见光区。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90】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对象是呈原子状态的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系由待测元素灯发出的特征谱线通过供试品经原子化产生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通过测定辐射光强度减弱的程度,求出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通常通过比较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求得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本法的特点为专属性强,检测灵敏度和精度均高,测定速度快。是目前用于测定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微量元素最常用的方法。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93】 
 
6、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
  ①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②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③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Ш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④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⑤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⑥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加硫酸逐渐溶解,析出结晶。
  ⑦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
  ⑧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33】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
  ①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②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③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Ш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④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⑤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⑥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加硫酸逐渐溶解,析出结晶。
  ⑦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
  ⑧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36】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
  ①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②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③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Ш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④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⑤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⑥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加硫酸逐渐溶解,析出结晶。
  ⑦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
  ⑧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40】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
  ①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②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③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Ш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④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⑤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⑥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加硫酸逐渐溶解,析出结晶。
  ⑦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
  ⑧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44】 
 
7、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微量升华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色泽,或取升华物加试液观察反应。如大黄粉末升华物为黄色针状、片状或羽毛状结晶,在结晶上加碱试液显红色,确证其为蒽醌类化合物;斑蝥升华物(在30℃~140%)为白色柱状或小片状结晶(斑蝥素),加碱液溶解,再加酸液又析出结晶。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51】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微量升华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色泽,或取升华物加试液观察反应。如大黄粉末升华物为黄色针状、片状或羽毛状结晶,在结晶上加碱试液显红色,确证其为蒽醌类化合物;斑蝥升华物(在30℃~140%)为白色柱状或小片状结晶(斑蝥素),加碱液溶解,再加酸液又析出结晶。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52】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荧光分析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的性质进行鉴别。样品应置紫外光灯下约10cm处观察,除另有规定外,紫外光灯的波长为365nm,如用短波(254~265 nm)时,应加以说明,因两者荧光现象不同。进行荧光分析时,可直接取中药断面、饮片、粉末或浸出物在紫外光灯下进行观察,如黄连折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明显;秦皮的水浸出液在自然光下显碧蓝色荧光。有些中药本身不产生荧光,但用酸、碱或其他化学方法处理后,可使某些成分在紫外光灯下产生可见荧光,例如芦荟水溶液与硼砂共热,即起反应显黄绿色荧光。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53】 
 
8、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①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②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③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Ш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④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⑤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⑥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加硫酸逐渐溶解,析出结晶。
  ⑦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
  ⑧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47】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同上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48】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同上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49】 
 
9、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甘草、黄芪、丹参、白芍、西洋参、金银花等含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矿物药如石膏、芒硝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玄明粉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阿胶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三十。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如桉油、松节油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银杏叶提取物、黄芩提取物、连翘提取物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等。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71】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玄明粉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芒硝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石膏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阿胶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73】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玄明粉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芒硝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石膏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阿胶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79】 
 
10、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22】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24】 
 
1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67】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68】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70】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71】 
 
12、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51】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52】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54】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56】 
 
13、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药材取样法
  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①药材总包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②5~99件,随即5件取样;
  ③100-1000件,按5%取样;
  ④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⑤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留样保存。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31】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药材取样法
  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①药材总包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②5~99件,随即5件取样;
  ③100-1000件,按5%取样;
  ④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⑤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留样保存。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33】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药材取样法
  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①药材总包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②5~99件,随即5件取样;
  ③100-1000件,按5%取样;
  ④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⑤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留样保存。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34】 
 
14、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测定用的供试品需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并混合均匀。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68】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供试品(过四号筛)。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70】 
 
15、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对毒性成分生物碱等成分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如制川乌、制草乌、附子中的双酯型生物碱(以含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总量计)进行限量检查。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85】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Q收载“农药残留量测定法”对有机氯类、有机磷类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规定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87】 
 
16、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89】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U“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规定用蒸馏法测定经硫黄熏蒸处理过的药材或饮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并规定药材及饮片(矿物药除外)的二氧化硫的残留量不得过150mg/kg,而对山药、天麻、党参等10味中药则规定其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400mg/kg。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91】 
 
三、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中药的鉴定,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79】 
 
2、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鉴定的法定依据。
中药鉴定的法定标准为《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其他只是参考资料。本考点多以多项选择题出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订的中药材标准只对本地区有效,而对其他省区无法定约束力,但可作为参照执行的标准。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依据、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90】 
 
3、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依据、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22358】 
 
4、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的测定。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83】 
 
5、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87】 
 
6、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85】 
 
7、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83】 
 
8、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82】 
 
9、
【正确答案】 CD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75】 
 
10、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73】 
 
11、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72】 
 
12、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68】 
 
13、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61】 
 
14、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显微鉴定中的制片种类。
横切片、纵切片、表面制片、粉末制片、解离组织片、花粉粒与孢子制片、磨片制片、含粉末药材的制剂显微制片都属于显微制片方法。本考点多以多项选择题出现。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95】 
 
15、
【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中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主要有来源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和理化鉴定法等。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22357】 
 
16、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中药鉴定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动物和矿物)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及理化鉴定法等。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555】 
 
17、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63】 
 
18、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有害物质的检查。
中药中的有害物质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A、B、C、E四项都属于外源性有害物质。除以多项选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考生除了掌握外源性有害物质,还需掌握内源性有害物质,主要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毒性成分。如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和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及其分别存在的药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98】 
 
19、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89】 
 
20、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88】 
 
21、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66】 
 
22、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64】 
 
23、
【正确答案】 C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60】 
 
24、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中药的鉴定,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56】 
 
25、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50】 
 
26、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甘草和黄芪的杂质检查。
2000年版、2005年版、2010版药典规定甘草检查六六六、滴滴涕、五氯硝基苯,黄芪同甘草。除以多项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可考察农残各项指标的限量数据。到目前为止,药典上规定有农残检查的还只有甘草和黄芪。故考生必须掌握其检测项目和限量数据。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中药的鉴定,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04】 
 
27、
【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药材的农药残留量检查。
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药典规定甘草和黄芪必须检查农药残留量,包括有机氯农药六六六不得过千万分之一;滴滴涕不得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不得过千万分之一。除以多项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可考察农残各项指标的限量数据。到目前为止,药典上规定有农残检查的还只有甘草和黄芪。故考生必须掌握其检测项目和限量数据。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01】 
 
28、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材的水分测定。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测定中药材水分的方法有: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气相色谱法。除以多项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考生必须掌握四种水分测定方法和适用对象。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93】 
 
29、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纯度检查的内容。
检查项目包括:杂质、水分、干燥失重、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查等。除以多项选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考生除了掌握纯度检查项目外,还必须掌握中药质量优良度的检查:包括浸出物、挥发油、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91】 
 
30、
【正确答案】 ABE 
【答案解析】 药材和饮片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及拉丁名(其中药材拉丁名排序为属名或属名+种加词在先,药用部位在后)。正文包括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贮藏等。
附录中与药材和饮片有关的通用检测方法主要有:药材和饮片取样法,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显微鉴别法,一般鉴别试验,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杂质检查法,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重金属检查法,砷盐检查法,干燥失重测定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膨胀度测定法,酸败度测定法,农药残留量测定法,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黄曲霉毒素测定法,挥发油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等。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63】 
 
31、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药材的大小,计量单位多用m、cm或mm表示。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74】 
 
32、
【正确答案】 AE 
【答案解析】 大部分药材的颜色不是单一而是复合的,如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色泽时,以后一种色调为主色,例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色,而棕黄色,则以黄色为主色。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75】 
 
33、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质地 指药材的轻重、软硬、坚韧、疏松(或松泡)、致密、黏性、粉性、油润、角质、绵性、柴性等特征。有的药材因加工方法不同,质地也不一样,经蒸、煮加工的药材,常质地坚实,半透明,呈角质样;富含淀粉者,晒干后质地常显粉性。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77】 
 
34、
【正确答案】 BCE 
【答案解析】 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药材不变色;秦皮水浸,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苏木投热水中,水显鲜艳的桃红色;来源于旌节花属植物的小通草遇水表面显黏性;熊胆粉末投入清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而短时间内不扩散;哈蟆油用温水浸泡,膨胀系数不低于55等,这些现象常与药材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或组织构造密切相关。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79】 
 
35、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中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主要有来源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和理化鉴定法。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82】 
第四章 中药的鉴定
一、最佳选择题 
1、中药检验的一般程序不包括 
A、检品受理与取样 
B、检验 
C、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书 
D、异议与仲裁 
E、检验申请 
2、观察荧光时,若无特别说明,通常是指紫外光波长为 
A、254nm 
B、265nm 
C、365nm 
D、2540nm 
E、3650nm 
3、下列哪种细胞后含物加浓硫酸不溶解 
A、草酸钙结晶 
B、碳酸钙结晶 
C、硅质 
D、菊糖 
E、钟乳体 
4、最适于分析含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组分的中药和中成药的方法是 
A、薄层色谱法 
B、蛋白质电泳法 
C、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D、气相色谱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5、解离组织制片的氢氧化钾法适用于观察 
A、薄壁组织占大部分,木化组织少或分散存在的样品 
B、质地坚硬的样品 
C、木化组织较多的样品 
D、木化组织群集成束的样品 
E、叶类药材 
6、显微鉴别时确认淀粉粒应加 
A、间苯三酚试液 
B、水合氯醛试液 
C、稀甘油 
D、盐酸 
E、碘试液 
7、可以用微量升华方法进行鉴别的中药材是 
A、大黄 
B、太子参 
C、附子 
D、地榆 
E、山药 
8、目前中药定性鉴别中使用最多的色谱法是 
A、纸色谱法 
B、薄层色谱法 
C、柱色谱法 
D、高效色谱法 
E、气相色谱法 
9、鉴别木质化细胞壁的试液是 
A、钌红试液 
B、氯化锌碘试液 
C、三氯化铁试液 
D、α-萘酚试液 
E、间苯三酚试液和盐酸 
10、用显微鉴别法鉴别黏液选用的试剂是 
A、碘试液 
B、苏丹Ⅲ试液 
C、钌红试液 
D、硝酸汞试液 
E、氯化锌碘试液 
11、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的鉴别方法是 
A、基源鉴定 
B、性状鉴定 
C、显微鉴定 
D、理化鉴定 
E、含量测定 
12、制作解离组织制片时,硝铬酸法适合于 
A、薄壁组织占大部分的样品 
B、木化组织少的样品 
C、木化组织分散的样品 
D、叶类、花类样品 
E、样品质地坚硬,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较大群束 
13、纤维素细胞壁的鉴别常用以下试剂 
A、间苯三酚-盐酸试液 
B、苏丹Ⅲ试液 
C、硫酸 
D、氯化锌碘试液 
E、醋酸 
14、以下哪项是检测富含油脂的药材是否变质常用的方法 
A、酸败度测定 
B、杂质检查 
C、色度检查 
D、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E、总灰分测定 
15、以下哪项是测定酸不溶性灰分所使用的酸 
A、稀磷酸 
B、稀醋酸 
C、稀硝酸 
D、稀盐酸 
E、稀硫酸 
16、最新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在随机抽查检验中,若待检的同批普通药材包件共1500件,从中抽取供检验用样品的件数是 
A、55件 
B、50件 
C、45件 
D、65件 
E、60件 
17、《中国药典》规定“称定”是指被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A、十万分之一 
B、万分之一 
C、千分之一 
D、百分之一 
E、十分之一 
18、精密称定是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 
A、十分之一 
B、百分之一 
C、千分之一 
D、万分之一 
E、十万分之一 
19、下列哪项不属于药材的杂质 
A、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性状与规定不符 
B、来源与规定相同,但其入药部位与规定不符 
C、来源与规定不同的物质 
D、药材本身经过灰化后遗留的不挥发性无机盐类 
E、无机杂质,如砂石、泥块、尘土等 
20、测定药材的酸不溶性灰分即总灰分中不能溶于 
A、10%盐酸的灰分 
B、15%盐酸的灰分 
C、20%盐酸的灰分 
D、25%盐酸的灰分 
E、30%盐酸的灰分 
21、下列哪种中药的挥发油测定适用于乙法 
A、当归 
B、白芷 
C、薄荷 
D、丁香 
E、辛夷 
22、《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测定重金属总量常用 
A、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显色反应比色法 
B、原子吸收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C、古蔡法 
D、离子色谱法 
E、气相色谱法 
23、取用量为“约”若干时,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A、±l5% 
B、±l0% 
C、±5% 
D、±3% 
E、±l% 
24、在显微镜下测量细胞及细胞后含物等的大小时使用的长度单位是 
A、cm 
B、mm 
C、μm 
D、nm 
E、A 
25、总灰分测定需要注意,在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 
A、500~700℃ 
B、400~600℃ 
C、500~600℃ 
D、600~800℃ 
E、600~700℃ 
26、甲苯法测定中药中水分适用于 
A、不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B、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C、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D、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E、任何所有药品 
27、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为 
A、0.3g 
B、0.30g 
C、0.3mg 
D、0.3mg以下 
E、0.2~0.3mg以下 
28、烘干法测定水分的干燥温度是 
A、60℃ 
B、95~100℃ 
C、100~105℃ 
D、105~110℃ 
E、110~120℃ 
29、烘干法测定水分适合于 
A、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材 
B、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C、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材 
D、适合于各种药材 
E、适合于果实类药材 
30、中药鉴定取样中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E、6倍 
31、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 
A、0.06~0.14g 
B、0.01~0.1g 
C、0.05~0.15g 
D、0.1~0.15g 
E、0.05~0.1g 
32、甲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的挥发油 
A、1.0以上 
B、1.0以下 
C、2.0以上 
D、2.0以下 
E、1~1.5 
33、下列试剂可以作为封藏剂,使淀粉粒不膨胀变性便于观察的是 
A、蒸馏水 
B、甘油 
C、甘油醋酸试剂 
D、醋酸 
E、水合氯醛试剂 
34、目前中药含量测定使用最多的方法是 
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气相色谱法 
C、分光光度法 
D、原子发射光谱法 
E、高效液相色谱法 
二、配伍选择题 
1、A.高效液相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分光光度法
D.薄层一酶抑制法
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中药重金属检查常用 
A、 
B、 
C、 
D、 
E、 
<2> 、中药农药残留检查常用 
A、 
B、 
C、 
D、 
E、 
2、A.加苏丹Ⅲ试液显橘红色或红色
B.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C.加氯化锌碘显蓝色或紫色
D.加硫酸溶液会逐渐溶解,片刻后析出针状结晶
E.加稀盐酸后,溶解并产生气泡 
<1> 、钟乳体 
A、 
B、 
C、 
D、 
E、 
<2> 、角质化细胞壁 
A、 
B、 
C、 
D、 
E、 
<3> 、草酸钙结晶 
A、 
B、 
C、 
D、 
E、 
3、A.狮子头
B.蚯蚓头
C.油头
D.火炬头
E.云头 
<1> 、款冬花的外形如 
A、 
B、 
C、 
D、 
E、 
<2> 、防风根头部习称 
A、 
B、 
C、 
D、 
E、 
<3> 、党参根头部习称 
A、 
B、 
C、 
D、 
E、 
4、A.液相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古蔡氏法
D.薄层-酶抑制法
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中药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的检查常用 
A、 
B、 
C、 
D、 
E、 
<2> 、中药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检查常用 
A、 
B、 
C、 
D、 
E、 
<3> 、中药砷盐检查常用 
A、 
B、 
C、 
D、 
E、 
<4> 、中药重金属元素铅、镉、汞、铜的检查常用 
A、 
B、 
C、 
D、 
E、 
5、A.薄层色谱法
B.气相色谱法
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D.比色法
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 、对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在200~760nm处有最大吸收的中药,采用: 
A、 
B、 
C、 
D、 
E、 
<2> 、测量波长在400~760nm,采用 
A、 
B、 
C、 
D、 
E、 
<3> 、用于测定中药中重金属和微量元素最常用的方法 
A、 
B、 
C、 
D、 
E、 
6、A.木质化细胞壁
B.粘液
C.草酸钙结晶
D.碳酸钙结晶
E.硅质 
<1> 、加钌红试液显红色是检查 
A、 
B、 
C、 
D、 
E、 
<2> 、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是检查 
A、 
B、 
C、 
D、 
E、 
<3> 、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是检查 
A、 
B、 
C、 
D、 
E、 
<4> 、加硫酸不溶解是检查 
A、 
B、 
C、 
D、 
E、 
7、A.可用微量升华鉴定的药材
B.可用荧光分析鉴定的药材
C.可用膨胀度鉴别的药材
D.可用物理常数测定鉴别的药材
E.可用泡沫指数测定鉴别的药材 
<1> 、大黄 
A、 
B、 
C、 
D、 
E、 
<2> 、葶苈子 
A、 
B、 
C、 
D、 
E、 
<3> 、黄连 
A、 
B、 
C、 
D、 
E、 
8、A.加碘试液显蓝色
B.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C.加苏丹Ⅲ显红色
D.加10%α-萘酚乙醇试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
E.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1> 、黏液 
A、 
B、 
C、 
D、 
E、 
<2> 、淀粉粒 
A、 
B、 
C、 
D、 
E、 
<3> 、糊粉粒 
A、 
B、 
C、 
D、 
E、 
9、A.百万分之三十
B.百万分之三
C.百万分之十
D.百万分之二
E.百万分之五十 
<1> 、阿胶含重金属不得超过 
A、 
B、 
C、 
D、 
E、 
<2> 、石膏含砷不得超过 
A、 
B、 
C、 
D、 
E、 
<3> 、阿胶含砷盐不得超过 
A、 
B、 
C、 
D、 
E、 
10、A.烘干法
B.甲苯法
C.减压干燥法
D.甲法
E.乙法 
<1> 、当归、白芷的水分测定 
A、 
B、 
C、 
D、 
E、 
<2> 、肉桂、丁香的挥发油测定 
A、 
B、 
C、 
D、 
E、 
11、A.相对密度
B.折光率
C.熔点
D.沸点
E.旋光度 
<1>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薄荷油所测定的物理常数是 
A、 
B、 
C、 
D、 
E、 
<2>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冰片(合成龙脑)所测定的物理常数是 
A、 
B、 
C、 
D、 
E、 
<3>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肉桂油所测定的物理常数是 
A、 
B、 
C、 
D、 
E、 
<4> 、《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蜂蜜所测定的物理常数是 
A、 
B、 
C、 
D、 
E、 
12、A.测定水分用烘干法
B.测定水分用甲苯法
C.测定水分用减压干燥法
D.测定挥发油用甲法
E.测定挥发油用乙法 
<1> 、挥发油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中药 
A、 
B、 
C、 
D、 
E、 
<2> 、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A、 
B、 
C、 
D、 
E、 
<3> 、含挥发性成分的贵重中药 
A、 
B、 
C、 
D、 
E、 
<4> 、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 
A、 
B、 
C、 
D、 
E、 
13、A.随机取样5件
B.按5%取样
C.超过部分按1%取样
D.逐件取样
E.3倍数 
<1> 、不足5件的药材或贵重药材 
A、 
B、 
C、 
D、 
E、 
<2> 、5~99件 
A、 
B、 
C、 
D、 
E、 
<3> 、100~1000件 
A、 
B、 
C、 
D、 
E、 
14、A.5
B.1
C.2
D.3
E.4 
<1>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时,供试品能通过()号筛 
A、 
B、 
C、 
D、 
E、 
<2> 、 
A、 
B、 
C、 
D、 
E、 
15、A.气相色谱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分光光度法
D.薄层色谱法
E.电泳色谱法 
<1> 、乌头类药材中的双脂型生物碱常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A、 
B、 
C、 
D、 
E、 
<2> 、机氯类、有机磷类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规定的检测方法是 
A、 
B、 
C、 
D、 
E、 
16、A.200mg/kg
B.400mg/kg
C.300mg/kg
D.150mg/kg
E.100mg/kg 
<1> 、药材及饮片(矿物药除外)的二氧化硫的残留量不得过 
A、 
B、 
C、 
D、 
E、 
<2> 、山药、天麻、党参等10味中药规定其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 
A、 
B、 
C、 
D、 
E、 
三、多项选择题 
1、中药鉴定中对有害物质的检查包括 
A、有机农药 
B、有机杂质 
C、水分、灰分 
D、黄曲霉毒素 
E、重金属 
2、中药鉴定的法定依据有 
A、《中国药典》 
B、《部颁药品标准》 
C、企业药品标准 
D、《中药志》 
E、《中药大辞典》 
3、法定药品标准包括 
A、中国药典 
B、中药材部颁标准 
C、进口药材部颁标准 
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材标准 
E、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4、中药材需测定的物理常数包括 
A、折光率 
B、沸点 
C、凝固点 
D、熔点 
E、相对密度 
5、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包括 
A、近缘中药品种的鉴定和整理研究 
B、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C、名贵药材与混伪品的鉴定 
D、药材道地性的鉴定 
E、中药野生品与栽培(养殖)品的鉴定 
6、中药鉴定一般常见的理化鉴别方法有 
A、化学定性分析 
B、微量升华 
C、荧光分析 
D、显微化学分析 
E、泡沫指数和溶血指数的测定 
7、中药粉末显微制片时常用的试剂有 
A、水 
B、稀甘油 
C、甘油醋酸 
D、碘 
E、水合氯醛 
8、中药饮片的规格有 
A、片 
B、段 
C、块 
D、丝 
E、粉末 
9、加苏丹Ⅲ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的有 
A、淀粉粒 
B、糊粉粒 
C、脂肪油 
D、挥发油 
E、树脂 
10、原植物鉴定的步骤包括 
A、观察植物形态 
B、核对文献 
C、核对标本 
D、确定植物产地 
E、确定入药部位 
11、通过测定膨胀度来鉴定中药材的有 
A、葶苈子 
B、决明子 
C、五倍子 
D、蛤蟆油 
E、蟾酥 
12、中药指纹图谱的分类中,按测定手段分为 
A、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 
B、中药材指纹图谱 
C、中药生物指纹图谱 
D、中药原料药(包括饮片、配方颗粒)指纹图谱 
E、中药制剂指纹图谱 
13、下列哪些是解离组织片的方法 
A、氢氧化钾法 
B、水合氯醛法 
C、氯酸钾法 
D、甘油醋酸法 
E、硝铬酸法 
14、中药材显微鉴定时常制作 
A、横切片 
B、纵切片 
C、表面制片 
D、解离组织片 
E、粉末制片 
15、中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主要 
A、来源鉴定法 
B、真伪鉴别法 
C、性状鉴定法 
D、显微鉴定法 
E、理化鉴定 
16、中药鉴定常用的方法有 
A、来源鉴定 
B、性状鉴定 
C、显微鉴定 
D、理化鉴定 
E、仪器鉴定 
17、检查中药的酸败程度,通常测定 
A、酸值 
B、羰基值 
C、氧化值 
D、过氧化值 
E、羧基值 
18、中药中的有害物质通常是指 
A、残留农药 
B、重金属 
C、砷盐 
D、杂质 
E、霉菌毒素 
19、《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DNA分子鉴定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对哪些中药进行鉴定 
A、麝香 
B、蕲蛇 
C、蟾酥 
D、乌梢蛇 
E、金钱白花蛇 
2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对下列哪些药材规定了有害元素砷的限量检查 
A、甘草 
B、西洋参 
C、白芍 
D、金银花 
E、人参 
21、《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农药残留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有机氯农药 
B、有机磷农药 
C、黄曲霉毒素 
D、拟除虫菊酯类 
E、二氧化硫 
22、《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因为含有内源性有害物质马兜铃酸而被取消的中药材有 
A、广防己 
B、防己 
C、细辛 
D、关木通 
E、青木香 
23、《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可采用下列哪些方法检查药材中砷盐的含量 
A、总BHC法 
B、总DDT法 
C、Ag-DDC法 
D、PCNB法 
E、古蔡法 
24、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包括 
A、对照品 
B、对照药材 
C、内标物质 
D、标准品 
E、对照提取物 
25、《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了黄曲霉毒素检查的药材是 
A、桃仁 
B、陈皮 
C、酸枣仁 
D、胖大海 
E、僵蚕 
26、《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甘草和黄芪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检查包括的种类有 
A、六六六(总BHC) 
B、敌敌畏 
C、滴滴涕(总DDT) 
D、五氯硝基苯 
E、敌百虫 
27、《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必须检查农药残留量的中药材是 
A、大黄 
B、黄连 
C、甘草 
D、黄芪 
E、人参 
28、《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测定中药材水分的方法有 
A、烘干法 
B、甲苯法 
C、远红外干燥法 
D、减压干燥法 
E、气相色谱法 
29、中药的纯度检查包括 
A、杂质检查 
B、总灰分测定 
C、酸不溶性灰分测定 
D、浸出物测定 
E、膨胀度测定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药材和饮片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及拉丁名 
B、拉丁名排序为属名或属名+种加词在先,药用部位在后 
C、正文包括来源、性状、鉴别、检查及取样法 
D、附录包括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等 
E、重金属检查法,砷盐检查法,干燥失重测定法,水分测定法等属于附录的内容 
31、药材的大小可以用以下哪些计量单位表示 
A、m 
B、cm 
C、nm 
D、mm 
E、μm 
32、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色泽时,以后一种色调为主色,下列以黄色为主色的是 
A、棕黄色 
B、黄棕色 
C、黄褐色 
D、黄绿色 
E、橙黄色 
33、以下描述的属于中药材质地的是 
A、药材坚实,呈角质样 
B、药材具体有粉性 
C、苍术有“朱砂点” 
D、何首乌的云锦状花纹 
E、大黄的星点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药材为黄色 
B、秦皮水浸,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 
C、苏木投热水中,水显鲜艳的桃红色 
D、小通草遇水表面显蓝绿色荧光 
E、熊胆粉末投入清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而短时间内不扩散 
35、中药真实性鉴定方法主要有 
A、来源鉴定法 
B、性状鉴定法 
C、显微鉴定法 
D、物理鉴定法 
E、化学鉴定法 
答案部分 
 
 
一、最佳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依据、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10】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47】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45】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23】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17】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15】 
 
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材的理化鉴定方法。
大黄可用微量升华法,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加碱液显红色。除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可以用微量升华方法进行鉴别的中药材包括大黄、何首乌、沉香、牡丹皮、大青叶、薄荷、斑蝥,考生还需掌握这些药材升华反应的现象。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63】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理化鉴定中的色谱鉴定法。
薄层色谱因其快速、简便和灵敏,是目前中药鉴定中用于定性鉴别使用最多的色谱法之一。除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考生需掌握各种色谱法的特点和适用对象。如气相色谱法最适用于分析含挥发油及其他挥发性成分的中药和中成药。高效液相色谱法为目前中药含量测定方法的首选和主流。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中药的鉴定,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62】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壁的性质鉴别。
木质化细胞壁用间苯三酚和盐酸,显红色或紫红色。除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考生需掌握细胞壁性质的显微理化鉴别方法,包括:木质化细胞壁、木栓化细胞壁、角质化细胞壁、纤维素细胞壁、硅质化细胞壁的显微显色所用的试剂和显现的颜色。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61】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内含物的理化鉴别。
黏液鉴别用钌红试液显红色。除以最佳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出现。对于细胞内含物,如淀粉粒、糊粉粒、挥发油、脂肪油、树脂、菊糖、黏液、草酸钙结晶、碳酸钙结晶和硅质体的理化显微鉴别方法均需要重点掌握。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60】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性状鉴定法就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的内容包括: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177】 
 
1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制作解离组织片时,解离液选择原则为:如样品中薄壁组织占大部分,木化组织少或分散存在,可用氢氧化钾法;如果样品坚硬,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较大群束,可用硝铬酸法或氯酸钾法。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173】 
 
1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细胞壁性质的鉴别:
  ①木质化细胞壁:加间苯三酚试液显红色或紫红色。
  ②木栓化或角质化细胞壁:加苏丹Ш显橘红色至红色。
  ③纤维素细胞壁:加氯化锌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④硅质化细胞壁:加硫酸无变化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118】 
 
1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油脂类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和饮片,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低分子醛类、酮类等分解产物,因而出现特异臭味,这种现象称酸败。酸败直接影响药材的感观性质和内在质量。酸败度测定对检测油脂类或含油脂的种子类药材是否泛油变质,对其质量控制有重要意义。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77】 
 
1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酸不溶性灰分是指总灰分中不溶于稀盐酸的灰分。有些中药的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草酸钙结晶如大黄,仅测定总灰分不能反映无机杂质存在的客观情况,若在总灰分中加入稀盐酸,使其中来源于中药本身的钙盐等溶解,而外来的泥土、沙石等主要是硅酸盐,因不溶于稀盐酸而作为酸不溶性灰分残留下来,故测定酸不溶性灰分能准确地反映其外来无机杂质的情况。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76】 
 
1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从同批药材和饮片包件中抽取供检验用样品的原则 总包件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5~99件,随机抽5件取样;100~1000件,按5%比例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比例取样;贵重药材和饮片,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1000×5%=50,超出1000的部分即500×1%=5,所以抽取供检验用样品的件数=55件。 
【该题针对“知识点测试-抽样原则,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75】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42】 
 
1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38】 
 
1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30】 
 
2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26】 
 
2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22】 
 
2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重金属总量用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显色反应比色法测定,砷盐的检测用古蔡氏法或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两种方法。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21】 
 
2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20】 
 
2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显微测量的长度单位。
测量时以目镜测微尺测量目的物的小格数,乘以每小格代表长度(μm)即得。本考点多以最佳选择题出现。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59】 
 
2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药典附录部分的灰分测定法。测定用的供试品须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混合均匀后,取供试品2~3g(如须测定酸不溶性灰分,可取供试品3~5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称定重量(准确至0.01g),缓缓炽热,注意避免燃烧,至完全炭化时,逐渐升高温度至500~600℃,使完全灰化并至恒重。根据残渣重量,计算供试品中总灰分的含量(%)。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57】 
 
2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测定中药中水分的方法有4种:
  第一法(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取供试品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
  第二法(甲苯法) 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第三法(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第四法(气相色谱法)。 
【该题针对“水分测定法,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291】 
 
2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恒重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285】 
 
2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取供试品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162】 
 
2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测定中药中水分的方法有4种:
  第一法(烘干法)适用于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取供试品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
  第二法(甲苯法) 适用于含挥发性成分的药品。
  第三法(减压干燥法)适用于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贵重药品。
  第四法(气相色谱法)。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158】 
 
3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留样保存。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中药的鉴定,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123】 
 
3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称取“2.0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称取“2.00 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65】 
 
3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甲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下的挥发油;乙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1.0以上的挥发油。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73】 
 
3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甘油醋酸试液 为常用封藏剂,使淀粉粒不膨胀变性,特别适宜淀粉粒的观察与显微测量。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80】 
 
3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中药含量测定使用最多的方法。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92】 
 
二、配伍选择题 
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80】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81】 
 
2、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42】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45】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47】 
 
3、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36】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37】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38】 
 
4、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75】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77】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78】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79】 
 
5、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760nm的可见光区。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88】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光光度法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的波长范围为:200~400nm的紫外光区;400~760nm的可见光区。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90】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对象是呈原子状态的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系由待测元素灯发出的特征谱线通过供试品经原子化产生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通过测定辐射光强度减弱的程度,求出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通常通过比较标准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求得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本法的特点为专属性强,检测灵敏度和精度均高,测定速度快。是目前用于测定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微量元素最常用的方法。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93】 
 
6、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
  ①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②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③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Ш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④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⑤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⑥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加硫酸逐渐溶解,析出结晶。
  ⑦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
  ⑧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33】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
  ①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②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③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Ш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④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⑤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⑥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加硫酸逐渐溶解,析出结晶。
  ⑦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
  ⑧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36】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
  ①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②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③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Ш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④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⑤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⑥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加硫酸逐渐溶解,析出结晶。
  ⑦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
  ⑧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40】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
  ①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②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③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Ш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④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⑤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⑥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加硫酸逐渐溶解,析出结晶。
  ⑦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
  ⑧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444】 
 
7、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微量升华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色泽,或取升华物加试液观察反应。如大黄粉末升华物为黄色针状、片状或羽毛状结晶,在结晶上加碱试液显红色,确证其为蒽醌类化合物;斑蝥升华物(在30℃~140%)为白色柱状或小片状结晶(斑蝥素),加碱液溶解,再加酸液又析出结晶。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51】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微量升华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一定温度下能升华的性质,获得升华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色泽,或取升华物加试液观察反应。如大黄粉末升华物为黄色针状、片状或羽毛状结晶,在结晶上加碱试液显红色,确证其为蒽醌类化合物;斑蝥升华物(在30℃~140%)为白色柱状或小片状结晶(斑蝥素),加碱液溶解,再加酸液又析出结晶。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52】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荧光分析是利用中药中所含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常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的性质进行鉴别。样品应置紫外光灯下约10cm处观察,除另有规定外,紫外光灯的波长为365nm,如用短波(254~265 nm)时,应加以说明,因两者荧光现象不同。进行荧光分析时,可直接取中药断面、饮片、粉末或浸出物在紫外光灯下进行观察,如黄连折断面在紫外光灯下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明显;秦皮的水浸出液在自然光下显碧蓝色荧光。有些中药本身不产生荧光,但用酸、碱或其他化学方法处理后,可使某些成分在紫外光灯下产生可见荧光,例如芦荟水溶液与硼砂共热,即起反应显黄绿色荧光。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53】 
 
8、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①淀粉粒:加碘试液显蓝色或紫色。
  ②糊粉粒:加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加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
  ③脂肪油、挥发油或树脂:加苏丹Ш试液显橘红色、红色或紫红色。
  ④菊糖:加10%α-萘酚乙醇溶液,再加硫酸显紫红色并很快溶解。
  ⑤黏液:加钌红试液显红色。
  ⑥草酸钙结晶:加稀醋酸不溶解,加稀盐酸溶解而无气泡发生。加硫酸逐渐溶解,析出结晶。
  ⑦碳酸钙结晶(钟乳体):加稀盐酸溶解,同时有气泡发生。
  ⑧硅质:加硫酸不溶解。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47】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同上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48】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同上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49】 
 
9、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甘草、黄芪、丹参、白芍、西洋参、金银花等含铅不得过百万分之五;镉不得过千万分之三;汞不得过千万分之二;铜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矿物药如石膏、芒硝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玄明粉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阿胶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三十。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如桉油、松节油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银杏叶提取物、黄芩提取物、连翘提取物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等。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71】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玄明粉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芒硝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石膏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阿胶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73】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玄明粉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芒硝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石膏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阿胶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79】 
 
10、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22】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24】 
 
1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67】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68】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70】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71】 
 
12、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51】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52】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54】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56】 
 
13、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药材取样法
  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①药材总包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②5~99件,随即5件取样;
  ③100-1000件,按5%取样;
  ④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⑤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留样保存。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31】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药材取样法
  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①药材总包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②5~99件,随即5件取样;
  ③100-1000件,按5%取样;
  ④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⑤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留样保存。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33】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药材取样法
  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鉴定用样品的原则
  ①药材总包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
  ②5~99件,随即5件取样;
  ③100-1000件,按5%取样;
  ④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
  ⑤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
  最终抽取的供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另1/3供复核用,其余1/3则为留样保存。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334】 
 
14、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测定用的供试品需粉碎,使能通过二号筛,并混合均匀。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68】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挥发性醚浸出物测定法 供试品(过四号筛)。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70】 
 
15、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对毒性成分生物碱等成分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如制川乌、制草乌、附子中的双酯型生物碱(以含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总量计)进行限量检查。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85】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Q收载“农药残留量测定法”对有机氯类、有机磷类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规定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87】 
 
16、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89】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Ⅸ U“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规定用蒸馏法测定经硫黄熏蒸处理过的药材或饮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并规定药材及饮片(矿物药除外)的二氧化硫的残留量不得过150mg/kg,而对山药、天麻、党参等10味中药则规定其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400mg/kg。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91】 
 
三、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中药的鉴定,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79】 
 
2、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鉴定的法定依据。
中药鉴定的法定标准为《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其他只是参考资料。本考点多以多项选择题出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订的中药材标准只对本地区有效,而对其他省区无法定约束力,但可作为参照执行的标准。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依据、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90】 
 
3、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依据、程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22358】 
 
4、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相对密度、旋光度、折光率、硬度、黏稠度、沸点、凝固点、熔点等的测定。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292683】 
 
5、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87】 
 
6、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85】 
 
7、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83】 
 
8、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82】 
 
9、
【正确答案】 CD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75】 
 
10、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73】 
 
11、
【正确答案】 A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72】 
 
12、
【正确答案】 AC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68】 
 
13、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61】 
 
14、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显微鉴定中的制片种类。
横切片、纵切片、表面制片、粉末制片、解离组织片、花粉粒与孢子制片、磨片制片、含粉末药材的制剂显微制片都属于显微制片方法。本考点多以多项选择题出现。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95】 
 
15、
【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中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主要有来源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和理化鉴定法等。 
【该题针对“4、中药的鉴定单元测试,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22357】 
 
16、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中药鉴定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来源(原植物、动物和矿物)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及理化鉴定法等。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043555】 
 
17、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63】 
 
18、
【正确答案】 ABC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有害物质的检查。
中药中的有害物质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有害物质。A、B、C、E四项都属于外源性有害物质。除以多项选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考生除了掌握外源性有害物质,还需掌握内源性有害物质,主要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毒性成分。如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和肝毒性成分吡咯里西啶生物碱,及其分别存在的药材。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98】 
 
19、
【正确答案】 B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89】 
 
20、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88】 
 
21、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66】 
 
22、
【正确答案】 AD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64】 
 
23、
【正确答案】 C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60】 
 
24、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中药的鉴定,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56】 
 
25、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950】 
 
26、
【正确答案】 A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甘草和黄芪的杂质检查。
2000年版、2005年版、2010版药典规定甘草检查六六六、滴滴涕、五氯硝基苯,黄芪同甘草。除以多项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可考察农残各项指标的限量数据。到目前为止,药典上规定有农残检查的还只有甘草和黄芪。故考生必须掌握其检测项目和限量数据。 
【该题针对“单元测试-中药的鉴定,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04】 
 
27、
【正确答案】 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药材的农药残留量检查。
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药典规定甘草和黄芪必须检查农药残留量,包括有机氯农药六六六不得过千万分之一;滴滴涕不得过千万分之二,五氯硝基苯不得过千万分之一。除以多项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可考察农残各项指标的限量数据。到目前为止,药典上规定有农残检查的还只有甘草和黄芪。故考生必须掌握其检测项目和限量数据。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801】 
 
28、
【正确答案】 AB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材的水分测定。2000年版、2005年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测定中药材水分的方法有: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气相色谱法。除以多项选择题出现外,还以配伍选择题出现。考生必须掌握四种水分测定方法和适用对象。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93】 
 
29、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药纯度检查的内容。
检查项目包括:杂质、水分、干燥失重、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量、毒性成分的限量检查等。除以多项选择题出现外,还以最佳选择题出现。考生除了掌握纯度检查项目外,还必须掌握中药质量优良度的检查:包括浸出物、挥发油、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154791】 
 
30、
【正确答案】 ABE 
【答案解析】 药材和饮片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及拉丁名(其中药材拉丁名排序为属名或属名+种加词在先,药用部位在后)。正文包括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炮制、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贮藏等。
附录中与药材和饮片有关的通用检测方法主要有:药材和饮片取样法,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显微鉴别法,一般鉴别试验,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杂质检查法,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重金属检查法,砷盐检查法,干燥失重测定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膨胀度测定法,酸败度测定法,农药残留量测定法,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黄曲霉毒素测定法,挥发油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等。 
【该题针对“药典中与鉴定相关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63】 
 
31、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药材的大小,计量单位多用m、cm或mm表示。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74】 
 
32、
【正确答案】 AE 
【答案解析】 大部分药材的颜色不是单一而是复合的,如用两种色调复合描述色泽时,以后一种色调为主色,例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色,而棕黄色,则以黄色为主色。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75】 
 
33、
【正确答案】 AB 
【答案解析】 质地 指药材的轻重、软硬、坚韧、疏松(或松泡)、致密、黏性、粉性、油润、角质、绵性、柴性等特征。有的药材因加工方法不同,质地也不一样,经蒸、煮加工的药材,常质地坚实,半透明,呈角质样;富含淀粉者,晒干后质地常显粉性。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77】 
 
34、
【正确答案】 BCE 
【答案解析】 红花加水浸泡后,水液染成金黄色,药材不变色;秦皮水浸,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苏木投热水中,水显鲜艳的桃红色;来源于旌节花属植物的小通草遇水表面显黏性;熊胆粉末投入清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黄色线状下沉而短时间内不扩散;哈蟆油用温水浸泡,膨胀系数不低于55等,这些现象常与药材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或组织构造密切相关。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方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79】 
 
35、
【正确答案】 ABCDE 
【答案解析】 中药真实性鉴定的方法主要有来源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和理化鉴定法。 
【该题针对“中药鉴定的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424882】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