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考试大纲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图书档案学(图书)、军队文职专业考试科目2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25 09:50:14

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五千年的文化,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都是中国的文化背景,在研究现代管理思想的时候,不能不首先研究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 
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 (一)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 (二)重人——1:重人心向背;2:重人才归离 
(三)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 (四)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 (五)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六)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 (七)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两个要点1:预测2:运筹 (八)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 (九)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主要观点:劳动是人民财富的源泉,各国人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用品的源泉是本国人民每年的劳动。亚当。斯密在分析“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时,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 2:查理巴贝奇(英国) 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提出了关于生产组织机构和经济学方面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巴贝奇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 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经过一系列的试验,提出了“在工厂生产中重视人的因素”。欧文是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 
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 泰罗提出以下管理制度 
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 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 
“泰罗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问题

(二)对“泰罗制”的评价 
“泰罗制”应用在生产现场管理中效果显著,但其推广却很不顺利,遭到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反对。“泰罗制”当时之所以遭到反对,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上传统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它本身也存在着弱点,我们应当用历史的观点客观地评价。 
1:它冲破了传统地落后地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地科学管理方法 
2:科学地管理方法和科学地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3: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 
4:泰罗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执行劳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最大限度的压榨 
5:泰罗制主要解决工人的操作问题,生产现场的监督和控制问题,管理的范围比较小,管理的内容也比较窄。企业的供应、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的活动,基本没有涉及。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加以补充的。 
“组织理论”的中心问题: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 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 
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命令;5:统一领导;6: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7:人员的报酬要公平;8:集权;9:等级链;10:秩序;11:公平;12:人员保持稳定;13:主动性;14:集体精神。 
法约尔的贡献: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 
行为科学学派特点: 
(1) 从单纯强调感情的因素,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向 探索人类行为的规律,提倡善于用人,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  
(2) 强调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一致性。认为调动积极性 必须从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两方面着手,使组织目标包含更多的个人目标,不仅改进工作的外部条件,更重要的要 改进工作设计,从工作本身满足人的需要。 
(3) 认为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关系容易造成紧张气氛,对组织各层职工均有不利的影响。主张在企业中恢复人的尊严,实行民主参与管理,改变上下级之间的关系,由命令服从变为支持帮助,由监督变为引导,实行职工的自主自治。  
 “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 
尚未满足的需要————为目标而驱使的行为————目标的满足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的观点

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即以对工作本身是否满意,工作中个人是否有成就、是否得到提升为中心的。而保健因素则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属于保证工作完成的基本条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有很大的相似性,马斯洛的高需要层次即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而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次需要相当于保健理论 3:X、Y理论 
(1)X理论和Y理论——麦戈雷格 
X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励的办法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对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努力地去完成工作目标。一般人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于平平稳稳地完成工作。 
Y理论的主要观点:人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取决于他们把工作看成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人们在通常情况下愿意承担责任,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制造性。 结论:x理论假设较低层次的需要支配着个人的行为,y理论则假设高层次的需要支配着人的行为。麦戈雷格认为y理论比x理论更实际有效,因此他建议让员工参加工作于决策。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 (2)超Y理论——乔伊·洛尔斯 
主要观点:管理方式要由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来决定;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有人希望有正规化的组织与规章条例来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愿参与问题的决策去承担责任。这种人欢迎以x理论来指导工作,有的人则需要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这种人则欢迎用y理论来指导工作。 4:Z理论——威廉·大内 
主要观点: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 管理的主要内容: 
a: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

b: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 c:实行个人责任制 
d:上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 
e: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使职工有多方面工作的经验。 F:相对缓慢的评价和稳步提拔 
G: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但检测手段要正规

责编:杨丽梅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