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解放军文职 > 解放军文职专业 > 历史学

解放军文职招聘考试:周晓光概论综述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5-11 21:59:59

 周晓光概论综述

  

   

  

汉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级总裁班 (层次高于博士后) ,高级经济师,中国新光慈善基金创始人。

  西施故里浣纱女儿, 世界饰品女皇,著名慈善家,全国人大民心代表,民间议案仙子,社会政治活动家。

主要荣誉

  1986年来,荣获2004中国十大经济女性年度人物、全国乡镇企业家、中国优秀女企业家、浙江省中小企业创业指导大师、浙江省三八红旗手、浙江省优秀董事长、浙江省杰出女企业家、浙江杰出青年民营企业家、金华市劳动模范、市优秀经营者金牛奖、市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先后当选为义乌市人大代表、金华市人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兼职

  义乌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义乌市总商会副会长、义乌市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 义乌市饰品电镀行业协会会长、义乌市青联副主席、义乌市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 义乌市环境保护科学产业联合会副会长、义乌市慈善总会副会长、义乌市商标协会副会长、 金华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浙江省饰品行业协会会长、浙江省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浙江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 浙江省明星企业家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青联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顾问等职。

漫漫人生

  近年来,“新光”成功完成了从创业型企业到骨干型企业、再到领袖型企业的飞跃,完成了从生产导向型企业到市场导向型企业、再到品牌文化和社会责任导向型企业的摸索和进步。然而,新光不会就此止步。新光集团未来几年要开始“从优秀到卓越”的光辉旅程。

  

   

  

黄昏的时候田野里开始起雾,火车咔嗒咔嗒地响,轻轻地摇晃着,透过灰蒙蒙的双层车窗,东北的黑土地开始模糊起来,融入这越来越沉的夜色。这是从哈尔滨伊春的列车,车厢里烟雾弥漫,有人在打牌,高声笑骂,有人就着酱菜喝白酒,偶尔有列车员过来,左右看一看,趁人不备也跟着抿一小口。

  一小时前,17岁秀丽苗条的南国少女肩背两个大布袋刚刚吃力地挤上了车。没有座位,她略显疲惫地倚在靠近车门边的一个位置上——那个位置下面的地板是她选定的当晚入睡的“铺位”。布袋里是一些绣花的花衬子、绣花针和花样,也是她生计的来源。白天,她在一个城市靠摆地摊卖这些东西赚一点钱;晚上,她就搭到另外一个城市的火车,第二天再做同样的生计。这个时候,她眼睛微闭,看上去似乎是在闭目养神,其实,有一些东西一直在她眼前浮现:母亲忧愁的目光,弟妹们渴望的眼神,万里之外那个叫诸暨岭北的贫穷的故乡……

  当时那整个列车的人、包括这女孩自己都没有想到,在20多年过后,这个叫晓光的西施故里浣纱女儿,会成为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饰品生产基地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掌门人”和著名的全国人大代表;这个那时还在为基本的生存四处奔波的女孩,今天领导着一个6000人的企业,抚育了一个产值数百亿元、从业者数十万人的新兴行业,还成为一个下听民声、上达民意,长驱直入“人民大会堂”参议国家大政的“议案女王”。

行商生涯

  火车是一个能铭记一些事情的道具,它是一个坐标。这个移动的家伙天生就带着离家,路途,远去,改变等符号意念。很多年后,当晓光习惯于坐着飞机在全世界的上空飞来飞去时,地上的列车依然能让她记起那些乘坐火车奔波的日子,清晰如昨……

  1978年,17岁的西施故里浣纱女儿高中毕业了---家里的条件不可能让她上大学了:在浙江诸暨贫穷的小山村中,作为大姐的她还有5个妹妹和一个幼小的弟弟,全家十口人,几乎全靠母亲一人的操持来维持生计;读高中的时候,每到下午最后一堂课时,她就要开始盘算着要去哪里割猪草,去哪里放牛羊……这个时代的17岁还是花季,还是一个梦想的年龄,但对当年诸暨岭北镇的周家来说,这个17岁的姑娘比别户人家的男性劳力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养活弟妹。

  也许正是因为此,1978年的一天,当她走了6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义乌火车站,平生第一次“坐”(其实是“站”,从义乌上车是根本不会有座位的)上火车闯世界时,那份兴奋竟多于茫然——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她凭自己的勇气和自信,让母亲借了几十元当本钱,做起了“跑码头”生意。那时,她肩挑两个大包,每个包里都装了600多个花衬子,手里还要提个木箱。一个女孩子出门自然比男孩子困难得多,挤火车,赶汽车,为了不耽误时间,经常是白天摆地摊做生意,晚上坐车赶路,并借赶路的机会休息。就这样,晓光拿着一本中国地图,沿着公路、铁路往前走,夕发朝至,走南闯北,6年之间,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而她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能使家里人过上好生活。

  “人在外地,不舍得花钱买东西吃。中午摆摊饿了的时候,就买几个便宜的烂苹果,把坏了的部分挖掉,当作午饭吃。但最苦的还不是这个,最苦的是精神上的孤独,没有亲人,经常一个人晚上捂在被子里,静静地流泪。”晓光回忆说。

  晓光不仅卖花样,还热情而耐心地教人们如何用花衬子,如何串线,如何刺绣。一个姑娘的艰苦和热情也特别容易赢得人们的同情——每到一地,当地居家的妇女们总是喜欢跟周晓光打交道,买她的东西。因为这,在同行的伙伴中,年龄最小的晓光却总是“销售业绩”最好的一个。

  6年闯世界的结果,晓光赚了2万元。依照当时的标准,已经算是一个小康人家。

事业初创

  1985年,跑过三江六码头的晓光嫁给了同样卖绣花样的东阳人虞云新。婚后的晓光结束了六七年来那种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第二年,她和丈夫拿出了几年来所有的积蓄1.5万元,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了一个摊位经营饰品——几年前在东北卖绣花样的时候,他们看到东北的女子喜欢戴花花绿绿的头饰,晓光凭着女人的敏感以及同样的爱美天性,就选定了饰品作为经营的业务——她希望能用这1.5万元赚到5万元后,就回到农村和丈夫过男耕女织的生活。于是,晓光和丈夫两人在义乌开起了“夫妻店”——丈夫到广东上海、北京等地进来原材料后,她和妹妹们就在晚上加工,然后第二天在义乌摆摊销售。

  晓光那种生意人的潜质渐渐地发挥了出来。1987年,当她赚了十几万元,并在饰品行业做成全国数一数二的时候,她早就把“赚5万元就回家”的想法抛诸脑后了——从此,晓光再也没有“满足”过。

  几年下来,晓光在义乌最好的住宅小区买下了新房,在市中心朝阳门买下了店铺。没过多久,朝阳门成为义乌市中心的商业黄金地段——这时的晓光,几乎实现了她“行商”时代所有的梦想:丈夫善解人意,稚子活泼可爱,家庭安定和睦……如果仅从“小家庭”的观念出发,晓光似乎是该满足该停下来歇歇了。

  然而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一种叫“事业”的东西开始在她的头脑里生长了。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晓光在去香港考察的过程中,香港的“店铺式经营”给了她灵感。她敏锐地感觉到,有了店铺,生意会越做越大,经营的商品也会越来越多。于是回到义乌之后,晓光成为了义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开出了义乌第一个饰品店面,并做了许多新产品的代理商。

  事实上,以店面的方式经营一种行业,不仅为晓光创造了财富,更重要的是,它将晓光和“市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与香港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她愈来愈深刻地感觉到,由商转工,自己生产,在大陆上将饰品行业做大做强的时机已经来临,而她自己,由于多年来在饰品行业里摸爬滚打,对这个行业烂熟于胸,很有可能成为中国饰品行业的开辟者和领头羊……事业!1995年的一天,当这两个字在晓光的心中显得无比清晰的时候,她竟然激动得浑身颤抖了一下。

  这一年,以晓光和她的丈夫云新的名字各取一字命名的“新光”饰品有限公司在义乌青口工业园区落户了。事后的晓光回忆做出这一决策时的心情说:“我们还年轻,凭着我们的人品和积累的客户,我们完全可以成功的,如果失败了,即便回家卖菜,我们也能养活一家人。”

  如果说,此前的晓光还只是一个解决了家庭生计问题的小“老板”的话,那么,1995年之后,因为有了一份对事业的信念和坚持,晓光就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企业家”。

  化蛹成蝶。蝶与蛹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而插上了理想之翅的晓光,就要翩跹于美丽饰品的海洋中了。

企业转型

  毋庸讳言,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多数浙商一样,晓光同样是崛起于阡陌之间的“草根浙商”。这一代浙商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因为苦难,他们形成了坚强不屈的性格,大胆而及时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迅速成立了自己的企业;但也同样是因为苦难,他们被迫过早放弃了学业,在企业迅速成长之后,他们因为知识的不足而遇到瓶颈。这时,又是因为在苦难中形成的性格,他们勤于学习,迅速转型,最终使得浙商群体成为令世人瞩目的一大商帮。

  从95年办厂开始到98年,几年时间,新光饰品厂以连续翻番的速度发展,并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产品销售网络,一举成为国内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1998年,当晓光拿着自己生产的首饰首次进军香港珠宝展时,无数客商的目光被琳琅满目的新光饰品吸引过来,随后的订单如雪片般地飞来。然而,就是在这如雪片的订单中,晓光开始察觉到,自己的企业已经到了必须转型、非转不可的时刻。

  “1995年企业刚开办时,只有几十号人,很多都是自己的亲戚,然而只用了三年,企业员工就达到800多人。产品虽然供不应求,但质量不稳定,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员工也不稳定,以前管几十人的那种管理方法左右碰壁,人累得要死,还把自己给管哭了,但企业问题仍然是一大堆。”晓光意识到,那种管理家庭作坊式企业的办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速度,她决定改变自己的观念和思路。

  1997年,晓光与浙江省的30多位民营企业家去中央党校学习了半个月。她从零开始,虚心求教:什么叫管理,什么叫财务,什么叫人力资源,什么叫内部控制,这些曾经看上去很简单的字眼,在专业老师的讲解下,晓光却感到又新奇又陌生。在这30多人中,晓光是最用功最勤奋最认真的一个。别人下课了,她还拉着老师问这问那,就像一个一无所知的小学生一样,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而党校的老师们见到如此求知若渴的“小学生”,也乐得倾囊相授。直到2005年,8年过去后,中央党校的肖主任出差到义乌时,还向周围的人打听:晓光的企业办得怎么样了?

  对这次学习的重要性,晓光是用“重生”来形容的。知识给她打开了一扇天窗,她学习的劲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然而,晓光知道,对一个高速成长而人员素质又相对不高的企业来说,仅仅她一个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的成长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管理人员的支撑。她必须带领整个企业员工和管理班子不断充电、学习。在这样的认知下,她开始了新光饰品学习型企业的建设:或者带领管理团队远赴北京、上海等地进修、听课,或者重金聘请知名学者、教授来公司授课:她曾花费巨资请国内和台湾的权威专家为公司骨干进行了有关团队精神的培训,送员工去浙江大学MBA。但她发现,每年送一两个人去读MBA实在太慢,于是干脆把浙江大学商学院教授请到公司来——开设了新光集团中层干部“EMBA核心课程研修班”,讲授根据公司情况设计的课程,中层干部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学习培训。

  1998年,晓光开始引进专业的管理咨询团队,对企业进行全面的管理变革,并导入企业形象标识系统,成为义乌市第一家导入企业形象系统的企业。与此同时,她加快了家族式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从台湾聘请职业经理人担任公司总经理;全面推行管理标准化,并于2001年10月,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ISO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5年,公司通过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浙江省清洁生产验收;2006年,公司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浙江省绿色企业验收;同年,环保型金属饰品锡基材料及锌合金饰品被评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前者还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经验很重要,但方法更重要,背后的人最重要”,尽管晓光具有如此的远见卓识,但她以重金聘请外脑突破自身瓶颈的努力仍然遭到了一些企业管理人员的反对:“你花那么多钱请人来讲课,还不如多发点钱给我们。”

  改革总是要经历阵痛的。对这些能力和素质已经无法跟上企业发展步伐的人员,晓光既没有让他们继续呆在原来的位置上阻碍企业的发展,也没有粗暴地将他们辞退了事而伤害了同事的创业情谊,而是自己出钱,资助并鼓励他们去创业,壮大整个饰品行业。就这样,这些从新光离开的员工大多都成为了义乌饰品行业的从业者。六、七年间,从新光出来做饰品行业的人员近千人,新光成了义乌饰品行业名副其实的黄埔军校”。

  亲手培养了如此众多的竞争对手,这在商界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晓光却坦然地说:“我要的是一片森林,不是一棵大树。同行未必是冤家,只有行业兴,企业才会旺。我在乎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

走向卓越

  12年一个轮回。从1995年成立至今,新光集团已走过了整整12年。过去的12年,“新光”成功地完成了从创业型企业到骨干型企业、再到领袖型企业的飞跃,完成了从生产导向型企业到市场导向型企业、再到品牌文化和社会责任导向型企业的摸索和进步。这12年,新光集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蓄了巨大的能量,积累了深厚而广泛的资源,不但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业界的尊重,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肯定。

   

  

然而,晓光不会就此止步。在今年春季的经销商大会上,晓光宣布,新光集团未来几年要开始走向“从优秀到卓越”的旅程。

  “在当今的中国企业中,已经有了很多成功的范例,也有不胜枚举的优秀者。但事实上,不少中国企业患有严重的卓越精神缺乏症,它们在商业运作上是现实的,但同时也是严重近视的,它们对利润的追求以及赚钱的愿望高于一切,使得企业本身缺乏远期价值,也无法实现远期价值。”晓光判断说。

  为使新光走向卓越,晓光开始在战略与执行、创新和转型、文化与团队三个方面对企业进行“凤凰涅盘”式的变革。企业以创新为态度,以清晰明确的目标和愿景为导向,以持之以恒的理念和价值观为统帅,以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为手段,致力于使业务模式与市场和客户需求相配合,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来调整自己,向着一流的业务模式和流程进行转型。近些年来,晓光开始着力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她为核心组建的“义乌资本联盟”横空出世,以杭州西湖绝版地块竞投、上海美丽华集团并购等多项成功案例,震动业界,迅速扩张,跨出了现代化资本运营的坚实步伐;新光旗下的万厦、新光两家房地产公司,已经成为当地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并组建专业的现代化物业管理公司,着力开拓空间巨大的物管服务业;同时,作为主业的饰品,也将突破固有的批发市场体系,开始大举开拓零售领域、推进品牌化战略。晓光说:“新光在未来几年内要上市,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成为公众型企业,要从根本上再转型,成为规范、健康、能够适应市场竞争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企业。”

  “远古有一种神鸟,每500年到来之际,它就要背负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尘垢和痛苦,集香木而自焚,在熊熊的烈火中经历肉体和精神的巨大痛苦和艰难轮回,从而获得新生。新生后的神鸟,羽毛更加丰满,声音更加清亮,精神更加坚强,成为百鸟之王”。晓光经常给管理层和合作伙伴们讲这个“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故事,激励大家要勇敢地面对变革和转型。

参考文献

  从不足百元起家,到年产值过亿;从当初挑着货郎担走南闯北的山村女孩,到如今走向国际市场,一跃成为中国饰品行业的“大姐大”——市场经济,潮起潮落,在晓光身上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创富故事,也折射出了一个企业家动人的成长历程。

  1978年,高中毕业的晓光凭着让家人过上温饱生活的想法,上东北等地卖绣花样去了。那年她17岁,家里有5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全家十口人,任凭母亲怎样算,在那个年代,也只能保证全家人不至于饿肚子。在诸暨小山村中长大的晓光,家中的条件已不允许她上大学了。即便是有求学的机会,生活似乎也不允许她透彻地学点东西:读高中的时候,每到下午最后一堂课时,她就开始盘算着要去哪里割猪草,还有牛、羊也要放。晓光回忆说,当她走了6个多小时的山路来到义乌火车站,平生第一次坐上火车,那份兴奋竟多于第一次闯世界的茫然。事隔多年后,晓光坐飞机从地球的这端到那端,犹如家常便饭,但回忆起当年坐火车时的心情,依然激动不已。凭自己的勇气和自信,她让母亲借了几十元当本钱,做起了“跑码头”生意。一个女孩子出门自然比男孩子困难得多,挤火车,赶汽车,为了不耽误时间,经常是白天摆地摊做生意,晚上坐车赶路,就这样,夕发朝至,走南闯北,6年之间,晓光竟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晓光回忆说,当时,她只拿着一本中国地图,沿着公路、铁路往前走,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能使家里人过上好生活。 6年闯世界的结果,周晓光赚了2万元。

  1985年,跑过三江六码头的晓光嫁给了同样卖绣花样的东阳人虞云新。婚后,晓光对丈夫说想安定下来了。于是,两人拿出了几年来所有的积蓄,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了一个摊位。在东北卖绣花样的时候,他们看到东北女子喜欢戴花花绿绿的头饰,晓光凭着女人的敏感以及同样的爱美天性,就选定了经营饰品。于是,丈夫到广东进货,她在义乌练摊。那种生意人的潜质渐渐发挥了出来。几年下来,他们在义乌最好的住宅小区买下了新房,在市中心朝阳门买下了店铺。事实证明,晓光的眼光很准,没过多久,朝阳门成为义乌市中心的商业黄金地段。出来闯世界时想要的几乎都实现了,孩子也出生了,似乎该满足该停下来歇歇了。但此时的晓光好强的性格却丝毫没有改变。 95年7月,夫妻俩毅然拿出700万元投资办饰品厂,义乌大地上从此有了一个闻名全国的饰品生产基地。晓光有了自己的实业,有了施展抱负的天地。当回忆起这个难忘的夏日时,晓光说,当年作出这样的决策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也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如果办厂不成,夫妻俩几年的身家将付诸东流。事后,晓光说,两人当初来到义乌时,本就是一无所有,大不了再重新开始。在商界这么多年,晓光说每次作出重大决策时,都得到了丈夫云新的支持。作为副董事长,云新一直隐身在妻子身后,不管企业发展到哪一阶段,在妻子这位“元帅”的统领下,他都把公司里外打理得井井有条。“我丈夫现在负责国内南方市场,他负责的那一块不论是信誉还是利润,都做得很好。”妻子这样夸奖。正是这种毅然的选择,使晓光的人生意义有了快速的提升:从一个个人致富的小商贩,开始成长为一个企业家。 我乐意有竞争对手,这并不是件坏事。 从95年办厂开始到98年,几年时间,新光饰品厂以连续翻番的速度发展,并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产品销售网络,一举成为国内饰品行业的龙头企业。面对一个商铺,晓光自觉可以从容应付;面对一个迅速壮大的企业,晓光自觉压力越来越大。就在这个时候,她果断作出决定——从99年开始,周晓光聘请了来自台湾的职业经理人担任公司总经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新光饰品越来越引起同行的注目,到新光挖人的事时常发生,7年间到同行业去发展的至少有千人,完全可以再建一个新光,有人戏称新光是所“黄埔军校”。对此,晓光这样说:行业的竞争,免不了人才的争夺。但我并不认为是件坏事。目前义乌有1800家饰品生产企业,10万人从事这个行业,一年60个亿的产值。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仅靠一家企业做大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饰品这一行业,只有产业集聚了,在世界的舞台上才有拥有立足之地,才能形成气候和氛围,带动整个产业的提升。义乌饰品业人士说,新光的“黄埔军校”成了产业的润滑剂。 由于是行业的“王中王”,新光每天要开发100余款的新产品,跟随的企业也自然多了,但这并没有让晓光感到一丝的满足感。她认为,别人跟得快,我才会跑得更快。晓光在业内的大度是出了名的:每次出国参展回来,晓光都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甚至学到的毫无保留地告诉同行。 独木难成林,晓光这样说。 现在,最让晓光着急的是:“自己的知识水平要达到能够胜任世界级商人这个角色的要求,在企业内组成一个现代企业的管理团队,还要花很大的力气。”的确,这正是民营企业家在第三次创业中所遇到的普遍问题。有的人选择了出国深造,而晓光自觉一时还放不下企业,她选择了不定时外出听课,聘请各路专家做自己的顾问。其中有一次,她就花了17万元请台湾专家为公司的骨干进行了有关团队精神的培训。精心打造团队,也让从兰江冶炼厂加盟新光的江泽林副总经理深有感触:像我这样层次的人,离开国有企业到私营企业干5年,感受到的比在国有企业干10年还要深刻。

责编:刘卓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