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备课网 > 论文

2018 教育教学论文-现代社会师生冲突的原因及出路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8-03-24 11:36:02

        师生关系历来是教育界中的一个重要的讨论课题,不同时期会赋予不同的时代特色。近年来,新闻媒体中关于师生关系疏远与冷漠甚至对立与冲突的消息偶有报道,特别是近日一组有关“安徽某中学男生群殴老师”的视频更是把这个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事情的起因不算特殊:考试结束,学生不愿交试卷,跟监考老师起了争执,最后言语冲突演变为肢体冲突。这类事件让人不禁思考:为什么师生之间会出现如此尖锐的矛盾?

  1师生冲突的成因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为直接、具体的因素。一个班级中,融洽的师生关系通常能够满足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需要,从而达成两者间更为和谐、深刻的互动,并且能够在学生群体中产生愉悦感;同时,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师生双方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能够令教师更加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行为原因和个性特质,使教师的工作可以充分建立在对学生的了解之上,得以更加顺利的展开。
  教育行为的发生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班级是一个小型社会,教学过程即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班级管理的成效直接与师生关系相关,因此,一切有效的学习活动需建立在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上,否则,学习活动难以取得理想成效。在一个师生关系良好的班级中,师生双方的互动会更加默契和协调,不管是教学活动或是班级组织管理,良好的师生关系无疑是活动中的润滑剂。教师和学生双方会因为对彼此的深刻了解而更加信任对方,在教学或组织活动中能够站在对方立场上体谅彼此,即使冲突正在发生,也能被消减或化解于无形。相反,在师生关系紧张的班级中,教学或组织活动中很多细小环节的处理都可能成为师生冲突的导火索。冲突一旦发生,如果教师或学生的处理方式不恰当,更有可能激化矛盾,升级冲突。
  从教师和学生两者的身份来看,教师在班级中有较高的地位和权威,而学生在班级中有属于自己的次级文化,因为年龄、阅历和行事方式等的不同,师生之间必然会存在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不一致的问题。教师在班级中的主要目标是有效达成自己的教学目的,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去要求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而很多学生只愿意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来学习他们认为有趣的事物,所以教师和学生之间会经常产生对立和冲突。2影响师生互动的因素分析
  现今是一个知识经济和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所处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接收着信息,而获得信息的渠道繁多且庞杂,学生在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的时候并不能很好地鉴别信息质量,而这些信息已经对他们产生了影响。当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产生冲突时,学生思想中就容易产生隔阂。如今的教育正在面临这样的处境,师生之间的冲突情况较以往要多得多。此外,因为有一部分教育者是以升学率为主导开展教学工作的,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教育俨然成为了一种“交易行为”,师生之间缺少了情感交流。
  在班级中的信息接收情况来说,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在这两种角色的相互牵引下,潘正德(1993)提出了以下几项师生关系中互动的特点:(1)师生互动关系是一种动态、连续、流通的过程,因此是变动而非静止的,只有开始而无终止;(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必须借由有效的媒介,如语言、文字、行为、态度或肢体语言等;(3)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内容,其涵盖范围比单纯的课本教材更广,除了认知层面外,还包括情感、态度和行为层面的内容;(4)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结果,通常可以达到某种程度的预期效果;(5)接受者将预期效果做正确而系统的回馈后,有助于师生间建立良性的回馈循环系统。
  从师生互动的这五个特点出发,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基于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素养和技巧。由于现今学生们接收的信息量大,所以教师常感叹现代学生比较“不好带”。因此,教师们遇到的棘手问题就是与学生沟通产生障碍时要如何适当地处理与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碍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个人因素方面。(1)过于强调教师权威: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一向以师道尊严为守则,在如今,一部分教师心里的教师形象仍然是传统的样子,他们会注意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让学生过分亲近自己以保持自己的权威。(2)负向的个人特质:有些教师因为个人的个性、习惯等,也许会和学生的个性、行事方式所不兼容,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3)教师对学生的知觉与了解不足:在班级教学中,有些教师和学生的相处时间并不久,并不能很透彻了解学生的个性、行事方式等。(4)不良的沟通技巧与素养:在师生的互动活动中,两者对于信息的发送和接受方式必然会对正常的互动活动产生影响。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沟通素养,那么学生在接受教师信息的时候也许会出现消极心理,导致师生互动向消极的方向发展。
  第二,学生个人因素方面。(1)学生的特质与学习习惯:如今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差异化特质越来越被重视,在师生互动中,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习惯都会在教师那里得到不同的互动模式,对师生互动产生很大的影响。(2)学生的注意、知觉与解释:每个学生对班级中不同的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学生的反应也基于教师对他们的反馈。(3)学生需求是否满足:学生在班级中有不同类型的需求,教学行为中教师的表扬、考试活动中的分数需求、同学群体中的友情需求等等,而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对于学生反应的反馈会对?W生的心理造成不同的影响,而教师的反馈是否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师生互动是否和谐。
  第三,环境变项因素方面。(1)环境外的干扰:在教学中教学地点一般是教室,存在于教室外的干扰会在教学活动中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也在师生互动中产生影响。(2)座位的安排:教室中学生的交流很大一部分程度与座位安排相关,学生的座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影响,而学生与相近座位的同学的交流也会是教师对于学生不同反应的因素。(3)学习环境与沟通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主要在教室中,而两者之间的沟通媒介也影响了师生互动行为,通常在轻松的环境中和较为生活化的沟通媒介中,师生互动会让人感觉更舒适,反之,则让师生的舒适感减少,师生互动更加紧张。
  3化解师生冲突的策略
  如果师生之间的沟通良好,师生互动关系是良性而积极的,则教师可以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而学生也可以完成“学习、成长、成熟”的任务。如何建立师生间良好的关系呢?
  首先,从教学上来看:(1)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教师应善用教师权威,建立人格感召的影响,避免为学生贴上标签或施予不当的惩罚。在如今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人格应当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着知识的传授与被传授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以此为准则,在遇到学生犯错误时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而不是一味地以教师身份对学生进行居高临下的压迫,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恶化了师生关系。而作为教师这层身份来说,应该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不给学生贴标签。(2)活络师生间的接触:利用时间与学生谈话;能向学生坦言自己的经验与感受;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经验与感受,使学生能轻松自在地与教师交谈,增加师生间的亲密与信赖程度。在师生互动活动中,教师应该敞开心扉多与学生交流。在教学活动中,许多老师为了维护“教师权威”而不愿意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这就使得学生对教师产生了距离感。其实教师可以利用课间或课后的时间与学生谈话,这样更利于相互之间的了解,也能够满足学生爱与归属的需求。(3)教学方式力求多元化。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方式已经不只局限于课堂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室外进行教学,也可以运用数字多媒体等手段给学生更加直观的知识感受。而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次,从沟通上来看:(1)培养良好的沟通态度:在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建立中,不得不说沟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它是两者之间交流的纽带。而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中,由于年龄、个性、经历等的差异,两者在一些方面会有冲突。教师应该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这些差异与冲突,意识到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的两大主体是存在多方面差异的,激发同理心,能够站在学生立场思考问题,进而关怀学生,做到真诚亲切。(2)畅通师生间的沟通管道:增加双向沟通的机会;例如善用联络簿作为亲师生沟通的管道;鼓励写学生日记;善用亲师合作来增加家长、教师、学生之间的了解。思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是否足够,是否存在学生想交流而心有胆怯或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教师在班级中可以制作联络簿,让学生记录想要沟通的问题,增加交流管道,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3)磨炼沟通与辅导的技巧:练习聆听、观察、正确传达讯息、情绪控制与调节、负面情绪表达、化解冲突、营造气氛等沟通技巧。在沟通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教师不可避免地会在多次与学生沟通或辅导学生过程中因为做无用功而情绪焦躁,这时教师应该调节情绪,努力使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进行有效沟通或辅导。
  再次,从待学生上来看,喜爱与关心学生:包括多接近学生;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了解学生的起点行为与知识背景;了解学生的次级文化;适时参与学生的活动;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等。在班级中,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表现在每一个细节中,教师是否深度接触过学生,是否了解学生的次级文化,是否参与过有学生参加的班级活动等等。与学生在一起,把自己融入于班集体中,教师往往会体验到与以往不同的感觉,会更加了解学生的喜好、知识背景、个性需求等,有利于以后师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从环境上来说:(1)共同制定班级的班规,并切实执行。班规是一个班级的规章,是班级的每个分子都应该遵守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参与班规的制定无疑是一个体现自己班级主人翁意识的重要过程,在班级中教师与学生一同参与班规的制定,会让师生升华出一种班级归属感,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2)强化班级组织,运用非正式组织力量。班级作为正式组织存在于学校的每个小单位中,而班级中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则是班级凝聚力的表现,班级中非正式小组的存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教师要能够认清非正式组织存在的事实,并客观对待非正式组织。如果教师能够善用班级中的非正式组织,一定能够起到1+1>2的作用。(3)营造活泼的班级气氛与学习环境。班级氛围是身在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都能切身感受到的,班级氛围和班级文化都需要教师去调动,去打造。一个活泼气氛的班级,冲突会减少,交流会增多,学生会更加健康;而一个死气沉沉的班级,矛盾容易积累,同学之间的友情不易建立,教师和学生长期呆在这样的班级中也不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归属感。所以,活泼的气氛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利于师生关系的良好发展。

责编:张舵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