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湖南医学招聘 > 笔试资料 > 麻醉

麻醉学:氯胺酮在小儿镇静中的应用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1-01 20:27:09

 一)氯胺酮镇静在诊断性操作中的应用

氯胺酮镇静可以替代挥发性吸入麻醉药用于小儿微创操作。Mason等在38例放射介入操作的小儿中采用静注或和肌注方法应用氯胺酮镇静,包括深静脉置管、胸腔引流置管、肝肾穿刺活检、皮下引流等。镇静作用多在5min内起效,全部病人镇静效果满意,未发现明显副作用。Cotsen等报道了类似结果,211例行放射介入操作的小儿,氯胺酮静注2mg/kg或肌注3mg/kg。结果发现,氯胺酮对呼吸循环有抑制轻微。Green等在调查了诊断性操作中氯胺酮镇静的最佳剂量。结果发现,肌注4或5mg/kg的氯胺酮能使93%~100%的患儿进入合适的镇静状态,不同氯胺酮剂量对离开的苏醒室时间和副作用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上述使用的氯胺酮剂量较大,应属于镇静范围还是麻醉范围存在不同的观点。

有报道将氯胺酮口服用药成功地用于小儿微创操作。氯胺酮经口服用药具有较高的肝脏首过效应,药物的大部分在通过肝脏时被代谢清除,仅16%的药物进入全身循环起到药理活性作用。此外,口服氯胺酮起效较慢,约需20min才能达到最大镇静作用。Alderson等在40例齿科操作小儿中比较了口服氯胺酮和咪唑安定的镇静效果,氯胺酮剂量为5mg/kg。结果发现氯胺酮的镇静效果与咪唑安定基本相似,约 20 min起效,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

(二)副作用

应当重视氯胺酮的副作用,特别是非麻醉医生使用该药物时。氯胺酮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约在0.2%以下,包括呼吸暂停、喉痉挛、苏醒期精神运动反应、误吸和死亡。氯胺酮的常见副作用为唾液增多、不自主活功和眼球震颤等。Gutstein等采用口服氯胺酮(3~6mg/kg)的方法作为麻醉前用药,发生唾液增多占13%~33%,眼球震颤占7%~20%,呕吐占13%~20%。阿托品口服或肌注用药能防止唾液和气管内分沁物过多。然而,口服阿托品因味苦不受小儿的欢迎,且起效慢长达2h。一般认为小儿苏醒期精神运动反应发生率低于成人。但是,近年来有报道认为年龄因素对氯

责编:荣秀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