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其它分类 > 资格类其它 > 教育综合知识模拟练习题22

【2016年真题】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小学德育大纲》提出,要培养和发展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1995年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要求,培养初中学生“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发展髙中学生“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这说明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注重发展学生的()。

发布时间:2022-01-11

A.道德思维能力

B.道德意志能力

C.道德控制能力

D.道德体验能力

试卷相关题目

  • 1【2016年真题】爱国主义在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内容中属于( )范畴。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

    D.心理教育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2014年真题】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闪光点来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这种教育方式遵循了( )。

    A.长善救失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2014年真题】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反应,这种教育方式依据的德育规律是( )。

    A.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在交往中形成品德规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2014年真题】采用座右铭鼓励学生属于( )。

    A.自我教育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情感陶冶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2014年真题】( )是衡量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16年真题】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

    A.道德信念的形成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D.价值内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2016年真题】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四个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其中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 ),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剂。

    A.标志

    B.关键

    C.中介

    D.基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2016年真题】德育原则是德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以下表示能反映因材施教原则的是( )。

    A.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B.视其所以,察其所安,观其所由

    C.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而过其行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17年真题】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贯彻该德育规律的要求不包括()。

    A.注重全面性

    B.注重多端性

    C.注重均衡性

    D.注重针对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2017年真题】针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现象,教师应该循循善诱,等待时机。这是贯彻德育过程中( )的具体要求。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长期和反复提高的过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